作者:张迎雪,王瑾,陈锡红,张霏雪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〇五医院急诊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5-08-01
3025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因气管异物而出现窒息,死亡率极高。若第一目击者掌握了“海姆立克法急救法”,则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杭州日报于2022年曾有过这样一篇报道:一名60岁男子在家庭聚餐时被大块红烧肉卡住气管,面色青紫,无法发声,邻桌是一名学过急救的护士,便立即对其实施海姆立克法,冲击5次后异物排除,男子恢复呼吸。因此,学会海姆立克法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异物气管阻塞引起的窒息者实施急救。那么,异物气管阻塞的表现有哪些?

异物气管阻塞是指异物进入气管可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症状有突发剧烈咳嗽、呼吸不畅、皮肤发绀,会不知觉双手托住喉咙部位,痛苦不堪,严重时会失去意识、呼吸和心脏骤停。喉咙是整个呼吸道中最狭窄的部位,很多常见的生活物品都可能被卡住,如:果冻、坚果等,有数据显示,异物气管堵塞超过4分钟便会危及生命,即使抢救成功,也常留下失语、瘫痪、癫痫等严重的后遗症,超过10分钟,陷入植物人状态或死亡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因此,第一目击者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法解除气道梗阻对受害者生存和预后至关重要。一旦目击有人因异物气管阻塞窒息,除拨打急救电话120外,还需争分夺秒的抢救,而海姆立克法针是全世界公认的抢救异物气管阻塞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那么,什么是海姆立克法呢?针对不同的人群有哪些不同的操作要点呢?

海姆立克法又称为海氏腹部冲击法,将人体肺部视为一个气球,气管与肺部相连,则将气管视为向气球吹气使用的气球嘴,一旦气管内出现异物将气管卡住,无法进行人工呼吸,此时可利用外力对气球进行挤压,驱使肺部内残留空气移动至上方,并进气管,从而将卡住异物冲出气管。这一操作方法可通过“剪刀、石头、布”的口诀法来记忆。根据具体位置来说,剪刀:肚脐上2指,两手指并拢,像一个闭合的剪刀,将“剪刀”放置于肚脐上2指处,即为按压点;石头:用手握成拳头,用拳眼顶住2指位置;布:用另一只手包住“石头”,快速向后上方冲击,直至咳出异物。

下面是针对不同的人群列出的不同操作要点:

自救

趁意识清楚,使用“剪刀、石头、布”法自救,若力量不足,可环顾周围,借助外物,如带靠背的椅子、桌边、栏杆处,冲击腹部位置,直到异物排出。

1岁以下的婴儿

拍背法:迅速将婴儿头低脚高位,面朝下趴在左手臂上,并放置于操作者膝盖上,操作者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托住下颌骨位置,用来固定和开放气道,用另一只手的掌根部向内下方冲击背部肩胛骨中间区域5次,观察有无排出异物;

压胸法:若没有排出,立即将其翻转过来,使其在操作者的胳膊或大腿上保持平卧位,使用一只手对婴儿的头颈部进行支撑,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并快速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5次,按压深度应控制在婴儿胸廓部位的1/3,重复2个动作,直到异物排出。

1岁以上的小儿

操作者单腿跪于小儿背后,膝盖位于两腿之间,使其身体前倾,使用“剪刀、石头、布”法,连续向内、向上冲击,直到异物排出。

学龄期、青少年、成人

当伤员能站起配合,让其身体前倾,嘴巴张开,操作者双脚呈弓步站于伤员双脚之间,将双手从患者腋下穿过,使用“剪刀、石头、布”法,双手迅速用力向上对伤员的上腹部进行压迫并反复进行该操作,直到异物排出。

当伤员意识不清时,应采用卧位式:首先开放伤员气道,然后操作者骑跨在伤员大腿的上方或外侧等部位并将双手重叠放置用掌根向下用力,进行快速的冲击,直到异物排出。

孕妇及肥胖者

选胸部冲击法,操作者双脚呈弓步站于伤员双脚之间,将双手从患者腋下穿过,握拳放在胸骨下段、剑突上方位置,使用“剪刀、石头、布”法,用力向内上方冲击,直到异物排出。

学会以上人群的操作要点固然重要,但防患于未然才是关键。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食不言、细嚼慢咽,避免食物卡在喉咙里引起气道阻塞。

注:当碰到溺水或者鱼刺卡住喉咙的情况勿进行此法,当异物被挤压到口腔中应立即取出以免再次进入气道,当120车到达时,无论是否排出均应立即就医且禁食禁饮。

研究发现,公众现场自救互救能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伤残死亡率,是社会急救的重要部分和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