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2泌尿外科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和尿道等器官,常见的泌尿外科手术有肾切除术、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膀胱镜检查等。泌尿外科手术大多有一定创伤,术后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如何加快术后恢复,改善预后,是患者和医生共同关注的问题。中西医在泌尿外科术后康复中各有所长,中医侧重整体调理,西医侧重局部处理,将两者优势互补,可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西医在泌尿外科术后康复中的作用
1.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内环境稳定
术后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要监测尿量、尿液颜色,以了解肾功能和水电解质情况,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静脉输液等支持治疗,以维持内环境稳定。
2.控制疼痛,改善睡眠
术后疼痛会加重应激反应,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情绪,应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重视疼痛护理,采取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3.预防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
泌尿系统手术后容易并发感染,应严格无菌操作,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必要时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要合理选药,避免药物滥用。导尿管和引流管的护理要规范,防止逆行感染。
4.促进伤口愈合,加强营养支持
为促进伤口愈合,要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换药,避免剧烈活动,以免牵拉伤口,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必要时输注白蛋白、氨基酸等,以改善机体代谢状况。
5.加强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
术后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深呼吸、咳嗽等呼吸功能锻炼,防止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同时进行肢体关节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视情况进行会阴、盆底肌肉训练,防止尿失禁等并发症。
二、中医在泌尿外科术后康复中的作用
中医认为,泌尿系统与肾、膀胱二经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液代谢;膀胱为水液之府,主储尿排尿。泌尿外科手术会损伤肾气,伤及膀胱,导致水液代谢失调。中医治疗以补肾益气,健脾化湿为大法。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有:
1.中药
术后1-3天可选用益气养血之品,如党参、黄芪、当归等,以扶正固本,3天后症状缓解,可酌情加入补肾之品,如山茱萸、覆盆子、菟丝子等。若兼有湿热者,可佐以清热利湿之品,如黄柏、车前子等。
常用方剂如生化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加减,汤剂宜先用,以推陈致新;待症状平稳后,可改用丸剂,以调补脏腑。
2.针灸
取足三里、三阴交、关元、中极等穴,针刺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益肝肾,术后1周内不宜留针,以防感染。1周后可适当加大刺激量,酌情留针10-20分钟。
3.推拿、按摩
术后3天可在患处周围进行轻柔按摩,疏通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逐渐过渡到推拿手法,可采用一指禅推法、揉法等,每次10-15分钟。避免按压伤口,以免引起疼痛。
4.饮食调理
术后应注意饮食清淡,以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如粥、汤等,待肠道功能恢复后,可过渡到软食,如面条、蒸蛋等。术后1周可恢复普食,但要少食多餐,荤素搭配,多吃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蛋、奶制品和新鲜蔬果等。
5.情志调摄
中医重视情志因素对术后康复的影响,过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会损耗正气,延缓康复,因此,要加强心理疏导,解除患者顾虑,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可通过音乐疗法、冥想、太极拳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泌尿外科术后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患者、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共同努力。西医治疗以局部为重点,中医调理兼顾整体,二者相得益彰。泌尿外科术后康复的关键是因人而异、辨证施治,要针对不同患者的体质、症状、病情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动态评估,及时调整。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