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会会  单位:河北省儿童医院 眼科  发布时间:2025-06-24
14

宝宝降生后总是出现单眼或双眼反复眼泪汪汪、分泌物增多时,常误以为是“上火”或结膜炎,是许多新手爸妈育儿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其实这可能是鼻泪管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堵塞造成的,婴幼儿鼻泪管不通是新生儿常见的眼病之一。

 什么是鼻泪管不通

我们内眼角处有一个“排水系统”——鼻泪管系统。正常情况下,泪水通过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最终流入鼻腔。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时,位于鼻泪管末端的Hasner瓣膜尚未开放,随着婴儿哭闹刺激,这层薄膜通常会在出生后4-6周内自然破裂。若超过6个月仍未开放,则会形成持续性鼻泪管阻塞。

 哪些情况需要考虑该病

持续性流泪:宝宝不哭闹时持续泪眼汪汪,尤其在寒冷、刮风时加重。

伴或不伴分泌物增多:反复出现黏性、脓性分泌物,按压内眼角可见大量分泌物溢出。需要注意的是,若出现眼睑红肿、大量脓性分泌物或按压泪囊区有脓液返流,提示继发感染需及时处理。

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第一步:正确清洁,用无菌棉球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分泌物,避免造成皮肤损伤;第二步:泪囊区按摩(关键治疗手段),洗净双手,修剪指甲,食指指腹按压内眼角稍偏下方近鼻根部(泪囊区)垂直向下用力,每天按摩2-3次;第三步:药物治疗,根据患儿眼部情况,合理并按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如托百士滴眼液),滴药后配合按摩效果更佳。禁用成分不明的洗眼液或母乳滴眼(可能加重感染)。

如若家庭护理 4-6周无效,建议到眼科进行专业评估。医生可能通过以下方式治疗:

泪道冲洗:根据流向判断有无阻塞及阻塞部位,是临床上最常用、最简单快速的评估办法。

泪道探通术:如若保守治疗无效或者感染控制后,仍阻塞明显,6月龄以上患儿可考虑手术治疗。必要时行内囊鼻腔吻合术、球囊扩张术及置管术。

往往因为家长错误操作,导致患儿病情加重甚至治疗延误。比如:自行使用偏方(茶叶水/母乳洗眼),极可能引发感染;强行挤压泪囊区,力度不当可能损伤软组织;过早放弃按摩以及误认为必须立即手术,而实际上大部分患儿可自行缓解。

鼻泪管不通虽常见但可治愈,家长的耐心护理与早期医疗干预是治疗关键。约90%患儿在出生后12个月内自行畅通,如若未愈,经过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较好。当发现宝宝出现异常流泪时,不必过度焦虑,需排除倒睫、角膜炎等,但也不应延误就诊时机。科学护理和定期随访是守护明亮双眸的最佳选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4
来源:珠海市第三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
2025-08-01
来源:云浮市中医院...
2025-06-20
来源:娄底市中心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