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光眼是一种由病理性眼压升高所导致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眼内疾病。正常眼压情况下,眼球内液体循环维持动态平衡,这对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以及视觉功能发挥重要作用,但当各种原因导致的眼压升高超过眼球内组织特别是视神经的承受范围,就会引发青光眼。多数青光眼患者早期无典型症状,被大家称为“视力小偷”。青光眼的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青光眼的危害
很多人都听过青光眼,但对于青光眼的危害可能不太了解。青光眼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会对我们的视力造成损伤,而这种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视神经受到损害,就可能会丧失视力,或视野受损无法恢复。许多青光眼患者在早期往往没有典型症状,因此很容易忽视,直到病情发展到中晚期,出现了明显的视力下降或视野缩小,患者才发现,但这时候青光眼所造成的视觉损伤已经不可逆。
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为例,该疾病的发作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眼痛、头痛、恶心以及视力骤降等典型症状。不仅如此,患者的眼睛会出现充血、角膜水肿、瞳孔扩大。如果该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会导致患者短期内视力丧失。而慢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症状更为隐匿,疾病早期可能只有眼部胀痛、视疲劳等,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视野会逐渐缩小,最终形成“管状视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不仅如此,青光眼还可能诱发如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并发症。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先天性青光眼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则会影响眼球的正常发育,进而出现眼球增大、角膜混浊等等。
如何识别青光眼的蛛丝马迹
既然青光眼如此可怕,我们又应该如何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早期发现它呢?
1.虽然青光眼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但是仍有一些蛛丝马迹。比如,患者的眼睛可能会出现眼胀、头痛、视力模糊、虹视、视力疲劳等症状,那么就需要警惕是否存在青光眼的可能。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一般会出现突发的头痛、恶心等症状,这可能是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表现,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立即就医。
2.定期进行眼科专科检查是早发现的关键,特别是针对下述高危人群:①有家族青光眼病史;②四十岁以上人群;③高血压、糖尿病患者;④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⑤高度近视或远视患者等。
3.眼科专科检查主要包括视力、眼压测量、房角检查、视野检查等,其中眼压测量是初次筛查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眼压正常并不一定排除青光眼,因为有部分患者可能属于正常眼压型青光眼,眼压在正常范围之内,但由于视神经对眼压的耐受性比较差,仍可能出现视神经损害或视野受损。所以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需结合症状、体征及多项专科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青光眼的治疗
一旦被确诊为青光眼,早期治疗尤为重要。青光眼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两大方面。药物治疗是青光眼治疗的基础。常用药物有前列腺素类似物、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激动剂、碳酸酐酶抑制剂、拟胆碱能药等。医生会根据青光眼类型和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药物。患者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要擅自更改药物及使用频次,如果单一药物效果不佳,则可能需要联合使用不同机制的降眼压药物。
手术治疗旨在降低眼压、延缓视神经损伤,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个体化手术方案。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主要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或预防。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适用于早期开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主要适用于药物及激光治疗无效的患者。引流阀植入术适用于复杂青光眼及多次手术失败者,微创手术则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患者要加强个人日常管理和随访。患者要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坚持用药,定期随访。注意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低头,剧烈运动等。建议每3-6个月复查视力、眼压、视野等,以评估病情进展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