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国栋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胸外科  发布时间:2025-09-05
166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上中学后,渐渐养成了含胸驼背的习惯:写作业时脑袋快贴到本子上,走路时肩膀往前勾,甚至胸部中间慢慢凹陷,像“漏斗”一样。这让家长们慌了神——难道孩子得了“漏斗胸”?其实,青少年的漏斗胸分两种,一种是先天骨骼发育异常导致的,另一种则是后天不良习惯慢慢“憋”出来的后天型漏斗胸。今天就用通俗的话讲清后天型漏斗胸的真相,教家长和孩子做好预防与改善。

先分清:后天型漏斗胸,和“坏习惯”直接相关

先天型漏斗胸大多在孩子幼儿时期就会显现,和遗传、胎儿期骨骼发育异常有关;但青少年后天型漏斗胸,罪魁祸首往往是长期的不良姿势。

孩子进入中学后,学业压力增大,每天久坐写作业、低头看手机的时间变长。如果坐姿不正,比如身体前倾、含胸驼背,胸部会长期受到挤压,而这个阶段孩子的骨骼还在快速生长,骨质比较软,长期受压就会慢慢变形:胸骨中间部位被“压”得向后凹陷,肩膀变窄、背部变厚,看起来就像胸口有个“小坑”。

这种后天型漏斗胸,早期往往和普通的含胸驼背很像,但如果不及时纠正,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体态美观,还可能压迫胸腔里的心脏和肺部,导致孩子稍微运动就气喘、容易疲劳,甚至影响脊柱发育,引发高低肩、脊柱侧弯等问题。不过家长不用太焦虑,后天型漏斗胸只要发现得早,通过调整习惯和针对性锻炼,大多能有效改善。

预防:抓住3个关键,避免“坏习惯”伤骨骼

后天型漏斗胸的核心是“防大于治”,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帮孩子做好这3件事,就能大大降低风险。

1.调整“坐和站”的姿势:写作业时,让孩子保持“三个90度”——背部靠椅背,腰部与大腿呈90度,大腿与小腿呈90度,胸口离书桌一拳距离,眼睛离书本一尺(约33厘米);走路时抬头挺胸,肩膀向后打开,下巴微微收起,想象头顶有一根线轻轻向上拉着身体。家长可以在家贴一张“正确姿势图”,提醒孩子随时调整。

2.控制“低头”时间:规定孩子每次看手机、平板不超过20分钟,看完后抬头远眺2分钟;写作业40分钟左右,起身活动5分钟,做几个扩胸动作。避免孩子窝在沙发上、床上看电子产品,这些姿势最容易挤压胸部。

3.保证“骨骼营养”和“充足运动”:每天让孩子喝300-500毫升牛奶,吃1个鸡蛋,补充钙和蛋白质,为骨骼发育提供“原料”;每周至少进行3次户外运动,比如跳绳、打篮球、游泳,这些运动能让孩子在跑跳、伸展中锻炼胸肌和背部肌肉,肌肉有力了,才能更好地支撑骨骼,保持正确体态。

改善:4个简单动作,在家就能练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轻微含胸驼背,甚至胸部有轻微凹陷,别着急,每天花15-20分钟做这4个动作,坚持1-3个月就能看到变化(如果凹陷明显,一定要先去医院检查,排除先天型漏斗胸)。

靠墙站立:后背、后脑勺、臀部、小腿肚、脚后跟贴紧墙面,双手自然下垂,每天站5分钟。这个动作能帮孩子找到“正确体态”的感觉,养成抬头挺胸的习惯。

扩胸运动:双手在背后交握,慢慢向后拉伸手臂,同时挺胸抬头,保持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动作要慢,重点感受胸部被“拉开”的感觉,缓解胸部肌肉的紧张。

猫式伸展:跪坐在地上,双手和膝盖着地,像小猫一样弓起背部(含胸低头),保持3秒,再慢慢塌下背部(抬头挺胸),重复10次。这个动作能放松脊柱和背部肌肉,改善脊柱灵活性。

俯卧撑(简易版):如果孩子力量不够,可以做“墙式俯卧撑”——面对墙壁站立,双手撑墙,身体前倾再推回,重复10-12次。这个动作能锻炼胸肌和手臂肌肉,让胸部更有支撑力,改善凹陷。

需要提醒的是,后天型漏斗胸的改善需要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练,既能监督孩子,也能增进亲子互动。如果练了1个月后,孩子的体态没有明显改善,或者胸部凹陷越来越明显,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骨科或儿科就诊,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专业的矫正器具或其他干预方式。

青少年时期是骨骼发育的“黄金期”,体态问题越早关注、越早纠正,效果越好。与其等孩子出现明显漏斗胸再焦虑,不如从现在开始,帮孩子养成好姿势、好习惯,让孩子拥有挺拔的体态和健康的骨骼。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