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月“大姨妈”来访的日子,总是让不少女性感到有些困扰。月经期间,女性身体较为敏感脆弱,抵抗力下降,如果护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各种健康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经期卫生与健康生活的小知识,让你轻松度过那几天。
保持清洁,清爽度过经期
1.外阴清洁很重要
在经期,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像是给外阴来一场温柔的“沐浴”,能有效清除经血和分泌物,保持外阴的清洁与干爽,降低细菌滋生的风险。不过要注意,清洗时应采用淋浴的方式。
2. 勤换卫生巾,拒绝细菌滋生
卫生巾是经期的亲密伙伴,但这个伙伴如果不及时更换,就可能变成细菌的“温床”。在月经来潮的2-3天,经血量较多,更要勤快地更换卫生巾,特别是夜晚,长时间不更换,会阴部位受到过度刺激,很容易引发感染。
3.内裤选择与清洗有讲究
内裤要选择棉质、宽松透气的,就像给私处找了个舒适的“小窝”,能让阴部充分通风透气,减少妇科病的发生几率。那些紧身、不透气的内裤,会让私处湿气聚集,容易引发霉菌性阴道炎,进而加重痛经等问题。
合理饮食,为经期提供能量
1.营养均衡不能少
经期由于经血的损耗,身体更需要充足的营养。这时候,饮食要尽量多样化,每天吃4种以上的水果和蔬菜,为身体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每周吃两次鱼,鱼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有益;早餐可以摄取各类谷物和奶制品,再适当补充纤维素、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E,让身体活力满满。
2.避开禁忌食物
有些食物在经期可是“不受欢迎”的。生冷的食物,像冰淇淋、冰饮料,会让子宫受寒,导致经血凝滞,加重痛经。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容易刺激肠胃,还可能使经血量增多。还有腥冷的食物,也都要避免食用。
3.适当食用有益食物
在经期,有些食物能帮你缓解不适。比如红糖水,性温,喝上一杯,能驱寒暖宫,促进血液循环,让痛经得到缓解。富含钙质的酸奶和牛奶,有助于平复神经,减轻子宫肌肉的过度收缩。还有红枣、桂圆等,也可以适量食用,为身体补充能量。
生活习惯,影响经期舒适度
1.注意保暖,给身体温暖呵护
经期保暖至关重要,尤其是腰部和腹部。天气冷的时候,要多穿衣服,别让自己着凉。像坐在凉地方、用凉水洗浴、吃凉食或喝冷饮等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受寒。女性的腰部是健康敏感区,常穿低腰裤,腰部就容易受凉,进而导致宫寒,出现手脚冰凉、痛经等症状。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也可以用热水袋或暖宝宝热敷腹部,让身体暖乎乎的,经期不适也会减轻不少。
2.适量运动,促进身体血液循环
经期虽然需要休息,但适量的运动也不可或缺。不过要避免剧烈运动,不然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可以选择一些轻柔、舒缓的运动,如散步、简单的瑜伽动作或体操,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即可。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痛经,还能让心情变得愉悦。但要注意,如果在运动中出现头晕、恶心或乏力等不适症状,要立刻停止运动。
3.充足睡眠,让身体恢复元气
睡眠是身体恢复的“良药”,经期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熬夜会让身体更加疲惫,抵抗力进一步下降,加重经期不适。一般来说,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能让你在经期也保持充沛的精力。
4.心情舒畅,和经期烦躁说再见
情绪对月经的影响可不小。经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但要尽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生气等不良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阅读书籍等方式放松自己,也可以和家人朋友聊聊天,倾诉一下烦恼。当你心情愉悦时,经期的不适似乎也没那么难以忍受了。
经期护理关乎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只要我们在经期注意卫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就能让“大姨妈”来访的日子不再那么难熬,轻松度过每个月的特殊时期,保持健康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