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嫣 蔡明 徐雯莉 郑月焕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05
170

提到腰椎间盘突出,很多人都知道有手术治疗的方法,却不敢迈开那一步。因为在传统观念里,腰椎手术是个大手术,创口大,恢复慢,风险高,怕“受的罪”和“治疗效果”不成正比。

其实,这都是老观念啦,现在腰椎的微创手术已经非常成熟,脊柱外科领域的微创新利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正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的优势,为患者带来全新选择。

什么是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它不像传统手术那样“掀开屋顶修管道”,而是在腰椎旁开两个“钥匙孔”:一个5mm的孔放内镜当“眼睛”,一个不到1cm的孔放入器械当“手”,通过镜头把脊柱内的情况投到大屏幕上,医生看着“直播”就能精准摘除突出的髓核,全程不破坏脊柱的骨头和稳定结构,既清除了病灶,又不伤及“无辜”。

UBE手术有什么特点呢?

(一)创伤小、恢复快,告别长期卧床休养

手术切口总长度不足1.5cm,出血量通常小于50ml,对脊柱稳定性几乎无影响。一般术后当天即可下地活动,次日便可出院。

(二)视野清晰、操作灵活,安全性更高

双通道设计使内镜视野更广阔,手术操作如“开了高清摄像头”,能精准避开神经和血管。

(三)住院时间短、感染风险低

术后无需插导尿管及放置引流管,住院时间通常仅1~2天,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微创切口愈合快,术后疤痕几乎不可见。

术后的护理和功能训练

(一)术后护理——科学护理助力快速康复

1.密切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疼痛等情况;密切观察患者切口敷料有无出现渗血。同时,保持创口敷料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如果出现切口红肿、渗液或剧烈疼痛,需立即联系医护人员。

2.疼痛管理

若出现轻微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并及时反馈用药后的感受。

3.饮食指导

推荐摄入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肉、鱼肉、牛奶;补充高纤维食物,如蔬菜、粗粮等,预防便秘;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饮食。

4.居家护理

出院后需要继续平卧硬板床3周,避免腰部负重,避免过度劳累,不宜久坐,平时尽量佩戴舒适的腰围,控制体重。

(二)功能训练——分阶段重塑腰背“防护墙”

1.首次下地活动

当天或次日首次下床活动,需要在护理人员及家属的扶持下坐起,逐渐适应后方可下地。首次下地运动可进行背部靠墙站立,保持足跟、臀部、双肩及头部贴近墙面,每次站立5分钟,每站立3次为1组,每天2组。

2.术后1天~1周——躺着也能“动起来”

踝泵运动:卧床时主动屈伸踝关节,每小时做5~10次,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

直腿抬高训练:仰卧位,膝关节伸直,缓慢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5秒后放下,每组10次,每日2~3组。

3.术后2~4周——肌力强化阶段

腰背肌等长收缩:俯卧位,腹部贴床,腰背肌用力收紧,维持10秒后放松,每组15次,每日3组。

桥式运动:仰卧位,屈膝,臀部缓慢抬离床面,形成“桥状”,维持10秒后放下,每组10次,每日2~3组。

4.术后1~3个月——功能恢复阶段

小燕飞训练:俯卧位,双手、头部及下肢同时抬离床面,呈“飞燕”状,维持5秒后放下,每组10次,每日2组。

注意事项:锻炼时以“不引起疼痛”为原则,若出现腰部不适需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调整计划。

(三)术后随访——定期监测确保康复质量

1.随访时间节点

首次随访术后2周,复查腰椎X光片,评估脊柱稳定性及伤口愈合情况。术后1个月,复查腰椎MRI,观察髓核摘除及神经减压效果。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定期随访,评估功能恢复情况及是否复发。

2.随访重点内容

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如直腿抬高试验、影像学检查及功能评估问卷,综合判断手术效果。若出现下肢麻木加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神经损伤或髓核再突出可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