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它是指肠道内的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导致肠腔堵塞、肠内压力升高、肠壁充血水肿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肠梗阻的症状多样,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休克和死亡。因此,了解肠梗阻的原因、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肠梗阻概述
肠梗阻是指肠道的部分或完全阻塞,导致食物、液体、气体无法正常通过肠道。常见原因包括机械性阻塞、功能性障碍等。其发病可突然发生,也可能逐渐发展。未及时治疗的肠梗阻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肠坏死、穿孔、感染等,需引起重视。
肠梗阻的病因
肠外因素:粘连带压迫、肿瘤压迫、疝嵌顿。
肠壁因素:肠套叠、肠扭转。
肠腔内因素:粪块、异物堵塞。
诱因:肠功能紊乱、暴饮暴食、突然改变体位等。
肠梗阻的症状
腹痛:机械性肠梗阻多为阵发性绞痛,绞痛多位于腹中部,也可能偏于梗阻所在部位。麻痹性肠梗阻多为持续性的胀痛。
呕吐:高位梗阻呕吐出现早且频,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
腹胀:高位梗阻不明显或仅见胃型,低位梗阻全腹膨胀,腹部隆起不均匀不对称,是肠扭转等闭袢性肠梗阻的特点。
停止排便排气:梗阻后多数不再排气排便。
肠梗阻的诊断
病史:包括疼痛的性质、时间、程度,以及是否有手术史、服药史等。
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听诊等,是否有压痛、反跳痛、肠鸣音亢进或减弱、气过水声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以确定是否有白细胞升高、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
X线检查:立位平片可见胀气的肠袢,以及多个阶梯状液平面;空肠胀气可见“鱼肋骨刺”状的环形粘膜纹。绞窄性肠梗阻,可见孤立、突出胀大的肠袢,不因时间而改变位置。
其他检查:如CT、MRI,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肠梗阻的位置和程度。
肠梗阻的治疗
保守治疗(即非手术治疗),适用于不完全梗阻或炎症性肠梗阻,主要方法包括:
禁食禁水:减少胃肠道负担,让肠道得到休息。
胃肠减压:通过胃管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降低肠腔内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通过静脉补液,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防治感染:针对可能的感染源,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灌肠: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可以尝试使用肥皂水或生理盐水进行灌肠,以疏通肠道。
肠梗阻导管:通常在X线或内镜引导下进行放置,合理使用肠梗阻导管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肠梗阻的缓解率。它可以减少手术的必要性或为手术创造更好的条件。
中医中药治疗:通过中药的调理作用,可以减轻肠壁水肿,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肠梗阻的恢复。
手术治疗
适用于各种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和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梗阻,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主要手术方式包括:
粘连松解术:适用于因粘连导致的肠梗阻,通过手术分离粘连组织。
肠切除吻合术:对于肠道肿瘤、炎性肠狭窄或肠壁坏死等导致的肠梗阻,切除病变肠段,进行肠吻合。
肠造口或肠外置术:适用于全身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复杂手术的患者,或作为二期手术的准备。
结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饮食调整、适当运动、避免诱发因素等,以预防肠梗阻的发生。如果出现了肠梗阻的症状,我们应该及时就医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