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血栓,医学上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据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统计,全球每年因静脉血栓导致的死亡超过300万例。静脉血栓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实际上,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发生血栓,尤其是当处于高风险状态时。例如,长期久坐、长时间卧床、怀孕、肥胖、手术后等情况,都会增加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
因此,了解静脉血栓的危害,认清其影响因素,早做预防,才能有效降低其发生的风险。
静脉血栓危害大,但对血栓的预防许多人依然存在一些误区。以下三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1. 静脉血栓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
血栓发生的风险并不限于老年人,比如,长时间久坐办公室,或长时间乘坐飞机,虽然年纪不大,但依然面临着血栓的风险。
2. 只有在出现症状时,才需要担心血栓
很多人认为只有在下肢出现肿胀、疼痛时,才关注静脉血栓的风险,实际上,静脉血栓初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甚至一些人可能出现肺栓塞的严重并发症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3. 静脉血栓的预防只靠药物
认为静脉血栓的预防只依赖于药物,这种想法忽视了许多其他预防措施。药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预防和治疗,但更有效的方式是改变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和习惯。
面对静脉血栓的威胁,以下是一些科学、有效且简单的预防方法:
1. 增加运动,避免久坐
静脉血栓的形成与血液循环不畅有直接关系。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长时间久坐,容易导致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因此,每小时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长时间坐着工作或开车时,可以每隔30分钟起来活动一下,或每小时进行3-5分钟的踮脚尖、踝泵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对于高危人群,特别是长期卧床人群,在床上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如腿部伸展和弯曲运动,以保持血液流动。
2.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饮食
体重过重会导致血液循环较差,增加下肢静脉压力,从而增加血栓的风险。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关键的。在饮食方面,保持良好的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食物。
3. 经常喝水,保持水分
每天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帮助保持血液的正常流动,避免因脱水导致血液变得粘稠,增加血栓的发生风险。
4. 穿戴弹力袜
穿戴弹力袜,对于有长期站立或久坐工作的人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弹力袜通过施加适度压力,帮助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少血栓的形成。如选择医用梯度压力袜,建议在穿戴前咨询医护人员。
5. 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
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影响血液的流动性,饮酒过量也会导致血液粘稠,都会增加血栓的风险。因此,戒烟和限酒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6. 科学使用药物
对于术后患者、肥胖者、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使用抗凝药物可能是预防静脉血栓的必要手段。然而,这些药物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因不当使用带来副作用。
静脉血栓的预防,关键在于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饮食。同时,在高风险期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定期体检、全面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密切关注身体信号、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也非常重要。血栓的预防不应该仅仅依赖于药物,更多的是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做到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所以,立即行动起来,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远离静脉血栓的困扰,守护你的血管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