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内障是很常见的眼病,在中老年人中多发,但年轻人也可能会得。它是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不用太担心,通过手术可以有效治疗白内障。
一、什么是白内障
白内障指的是眼睛里的晶状体变混浊了,导致视力下降。晶状体在虹膜和瞳孔后面,正常情况下是透明的,能把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这样我们才能看清东西。一旦晶状体变混浊,光线没法正常通过,就会出现看东西模糊、颜色分辨不清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失明。
二、白内障的常见类型
根据发病原因和部位,白内障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1.老年性白内障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通常在 50 岁以上人群中发病。晶状体里的蛋白质会发生变化而变得混浊。
2.先天性白内障 有的婴儿一出生就有白内障,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孕期感染风疹等病毒或身体代谢异常等因素导致的。
3.外伤性白内障 眼睛受到撞击、刺伤等外伤后,晶状体受了损伤引发白内障。
4.代谢性白内障 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和这种白内障关系很大。
5.药物性或中毒性白内障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或接触辐射、化学物质等有毒物质,均可能引发此类白内障。
6.并发性白内障 青光眼、葡萄膜炎等其他眼病也会引发白内障,眼睛发炎或者眼压长时间过高,会损害晶状体。
三、白内障的症状
白内障的常见症状有:视力模糊、怕强光、颜色变淡、重影、近视加重、频繁换眼镜。
四、白内障的病因与风险因素
白内障的形成和很多因素有关,主要有以下这些:
1.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老化,透明度随之降低。
2.紫外线照射 经常在太阳下暴晒,紫外线会伤害晶状体。
3.糖尿病 血糖高会加快晶状体的损伤,增加得白内障的风险。
4.吸烟和喝酒 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会伤害晶状体,而饮酒会影响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加快眼睛老化。
5.营养不良 身体里缺少维生素 C、E 和锌等营养物质,也容易得白内障。
6.眼部外伤或炎症 眼睛受过伤或者有炎症,都可能诱发白内障。
7.家族遗传 有些白内障,特别是先天性的,和遗传有关系。
五、如何预防白内障
虽然随着年龄增长很难完全避免患上白内障,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延缓其发生:
1.戴防紫外线眼镜 出门的时候戴能防紫外线的太阳镜,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2.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要把血糖控制好,定期检查眼睛。
3.戒烟限酒 少抽烟、少喝酒,减少对晶状体的损害。
4.均衡饮食 多吃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比如橙子;多吃含维生素 E 的坚果;菠菜、玉米等食物里的叶黄素也对眼睛有好处。
5.谨慎用药 尽量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如果必须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6.定期检查 40 岁以上的人,最好每年做一次眼科检查,早发现问题早处理。
六、白内障的治疗方法
目前,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手术,眼药水等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无法根治白内障。
1. 手术时机
以前认为要等白内障“成熟”才能做手术,现在技术进步了,只要白内障影响到日常生活(如看不清字、开车困难等),就可以考虑手术。
2. 手术方式
现在主要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术:
医生在角膜边缘制作一个微小切口,利用超声波将混浊的晶状体乳化并吸出。
然后放入人工晶状体,代替原来晶状体的功能。
手术时间不长,约10到20分钟,一般采用滴眼药水的方式进行局部麻醉即可,通常无需住院。
3. 人工晶状体的选择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单焦点晶状体:只能看清远处或者近处,术后可能仍需佩戴老花镜。
多焦点晶状体:可同时看清远、中、近距离的物体,从而减少对眼镜的依赖。
散光矫正型晶状体:适合散光度数较高的患者。
4. 术后护理
不要揉眼睛,也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防感染。
按照医生说的滴抗生素和消炎眼药水。
手术后 1 到 2 天就能看清东西了,完全恢复需要 1 到 3 个月。
七、白内障手术的常见疑问
1.手术有风险吗? 任何手术都有一定风险,但白内障手术技术已非常成熟,出现感染、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极低。
2.术后会复发吗?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后发性白内障”,即人工晶状体后方的囊膜再次混浊,但这通过简单的激光治疗即可解决。
3.年纪大的人能做手术吗? 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即使是90多岁的高龄患者也能安全地接受手术。
八、总结
白内障虽然很常见,但不用害怕。平时做好预防、定期检查,可以让它发展得慢一些;要是影响生活了,手术治疗安全又有效,能让视力变好。要是自己或者家人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早点去医院检查治疗,就能早点恢复清晰视力。
保护眼睛,从现在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