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昱萱  单位:淄博市张店区傅家镇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8-14
59273

当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而前往医院就医时,医生一般会开出一项称作“血常规”的检查项目,该项看似平常的检查,实际上可揭示出诸多健康方面的问题。无论是较为轻微的感染状况,还是较为严重的血液疾病,都有可能借助血常规检查结果中的数值变化而发出警示信号。然而面对布满密密麻麻数据的化验单,许多人大多时候感到困惑不已,根本不清楚这些数字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信息。

血常规检查的核心指标解读

血常规主要是对血液里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小板这三大类细胞展开检测,每一项指标如果出现变化,就有可能反映出不同的身体问题。

1. 红细胞相关指标

红细胞承担着将氧气输送至全身各处、同时把二氧化碳带离的职责,如果红细胞的数量或功能出现异常,便可能导致贫血或血液黏稠度上升。其主要指标囊括以下方面:

血红蛋白,即 Hb,在正常成年男性体内的含量大约处于 120g/L 至 160g/L 的范围,在成年女性体内的含量约为 110g/L 至 150g/L。若其数值低于正常标准,可能是贫血的一种提示;若数值过高,则可能与脱水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关。

红细胞(RBC)可体现血液中红细胞的具体数量,其数值一旦异常,可能意味着身体存在贫血、失血或骨髓疾病等问题。

红细胞压积(HCT)代表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体积比例,该数值过高可能暗示身体脱水,过低则可能意味着贫血。

2. 白细胞相关指标

白细胞作为身体抵御外界病菌入侵的关键防线之一,在维护身体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时刻警惕并积极抵抗各种感染与炎症。当白细胞总数出现异常变化或其分类不寻常时,可能暗示身体正遭受感染、过敏等困扰,甚至可能意味着血液系统存在某种疾病隐患。其主要指标囊括以下方面:

白细胞(WBC)的正常范围为4×10⁹/L至10×10⁹/L。白细胞计数升高通常由细菌感染、炎症或白血病等导致;而白细胞计数降低则可能由病毒感染、药物副作用或免疫系统问题引发。

中性粒细胞在人体各类细胞中占比最高,其主要功能是对抗细菌感染。当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升高时,可能是细菌感染的提示;而其数量减少时,原因可能为病毒感染或放化疗的影响。

淋巴细胞,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主要功能是参与病毒防御以及免疫调节过程。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时,可见于病毒感染(如流感)、结核病或某些血液病;而当其数量减少时,可能与免疫缺陷有关。

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常见于过敏、寄生虫感染或某些自身免疫病等。  

3. 血小板相关指标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为止血与凝血,其数量或功能一旦异常,便会导致出血或血栓风险增加等问题。

血小板计数(PLT)的正常范围为100×10⁹/L至300×10⁹/L。若血小板计数过低(即血小板减少症),易引发出血,如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若血小板计数过高(即血小板增多症),则可能增加血栓风险。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可反映血小板的大小。若其数值过大,可能暗示骨髓处于活跃状态(如出血后的恢复期);若数值过小,则可能与某些血液疾病有关。

如何解读异常血常规结果

血常规结果异常不一定代表患有严重疾病,还需结合症状及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以下是几种常见情形:

贫血信号:当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降低时,可能提示存在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或慢性失血等状况,此时需对铁代谢、叶酸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查。

感染或炎症信号:当出现感染或炎症时,白细胞总数会升高,其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通常意味着细菌感染;若淋巴细胞增多,则可能为病毒感染所致。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