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4随着科学的进步、人民认知的提升,国家优生优育政策的鼓励,大家越来越重视产科的检查,整个孕期各个检查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那么什么时期该做什么检查?哪些人该做哪些检查?有很多朋友却不知道,今天我来给大家总结介绍一下。
孕早期(0~12周)
1. 首次产检(确认妊娠)
时间:停经6~8周(建议先验孕棒确认后就医)。
检查项目:
血HCG、孕酮:评估胚胎发育。
B超(阴超/腹超):确认宫内妊娠、胎心胎芽(排除宫外孕、葡萄胎)。
基础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尿常规、血型(ABO+Rh)、传染病筛查(乙肝、梅毒、HIV等)。
注意事项:若有腹痛、出血,需立即就医。
2. NT检查 + 早期唐筛
时间:11~13周+6天(胎儿头臀径45-84mm时测量最准确)。
检查内容:
NT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正常<2.5mm)。
早期唐筛(可选):结合血清PAPP-A、β-hCG评估染色体风险。
孕中期(13~28周)
1. 中期唐筛 / 无创DNA / 羊穿
时间:
中期唐筛:15~20周(准确率约60%~70%)。
无创DNA(NIPT):12~22周(筛查21-三体、18-三体、13-三体,准确率>95%)。
羊水穿刺:16~22周(确诊金标准,适合高风险孕妇)。
2. 大排畸超声(系统超声)
时间:20~24周(需提前预约)。
检查内容:
详细筛查胎儿结构(心脏、脑部、四肢、面部等),排除畸形。
部分医院提供三维/四维超声(可留存胎儿面部照片)。
3. 糖耐量试验(OGTT)
时间:24~28周。
检查目的:筛查妊娠期糖尿病。
流程:
1. 空腹抽血 → 喝75g葡萄糖水 → 1小时、2小时后分别抽血。
2. 正常值:空腹<5.1mmol/L,1小时<10.0mmol/L,2小时<8.5mmol/L。
注意事项:
前一晚空腹8~10小时,检查期间禁食、静坐。
4. 常规产检
频率:每4周1次。
项目:血压、体重、胎心监测(多普勒听胎心)、尿常规、血常规(必要时)。
孕晚期(29~40周)
1. 小排畸超声
时间:28~32周。
目的:补充排查胎儿发育异常(如迟发性畸形)。
2. 胎心监护(NST)
时间:34周后每周1次(高危孕妇可能提前)。
方法:通过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心率和宫缩20~40分钟。
3. B族链球菌筛查(GBS)
时间:35~37周。
意义:若阳性,分娩时需抗生素预防新生儿感染。
4. 临产前检查
时间:37周后(足月)。
项目:
超声评估:胎儿大小、胎位、羊水量、胎盘成熟度。
内检:评估宫颈条件(是否软化、扩张)。
其他注意事项
1. 必查项目:
铁蛋白:筛查贫血(孕中晚期易发)。
甲状腺功能:尤其孕前甲减/甲亢者。
2.个性化检查:
高龄(≥35岁)、多胎妊娠、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及不良孕史孕妇需增加检查频率。
3. 产检准备:
携带既往检查报告、医保卡、空腹(如需抽血)。
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
产检时间表(简化版)
孕周 核心检查项目
6~8周 确认妊娠(B超+血HCG)
11~13周+6天 NT检查 + 早期唐筛
15~20周 中期唐筛 / 无创DNA
20~24周 大排畸超声
24~28周 糖耐量试验(OGTT)
28~32周 小排畸超声
34周后 每周胎心监护
35~37周 B族链球菌筛查
37周后 评估分娩方式
重点提示
NT、大排畸、糖耐是三大关键检查,不可遗漏!
若发现异常(如NT增厚、血糖高),需遵医嘱进一步诊断(如羊穿、营养干预)。
保持良好心态,按时产检是保障母婴健康的基础,根据自身及医院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检查时间。如有不适(如胎动减少、出血、剧烈腹痛等),务必及时就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