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红霞  单位: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中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27
2123

宫颈癌作为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恶性肿瘤,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且可通过早期筛查防控的癌症。我国每年约11万例新发,发病集中于30-55岁且呈年轻化趋势,规范筛查可干预超90%癌前病变。以下阐述筛查要点。

筛查的“时间表”与“特殊人群”

(一)一般人群筛查策略

21-29岁: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

30-64岁:每5年HPV+TCT联合筛查,或每3年单独TCT检查。

65岁以上:若过去10年连续3次TCT阴性或2次联合筛查阴性,且无CIN2级及以上病史,可停止筛查。

(二)高危人群的强化筛查

HIV感染者:首次确诊后1年内需进行两次筛查,之后每年一次HPV+TCT联合筛查。

免疫抑制者:如器官移植受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筛查。

CIN治疗后患者:术后20年内需每年复查HPV+TCT,监测复发风险。

筛查异常的“应对方案”

(一)初筛结果解读

双阴性:安心,按周期复查即可。

HPV阳性+TCT阴性:需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尤其是16/18型阳性者。

TCT异常(如ASC-H、HSIL):直接转诊阴道镜,必要时活检。

(二)阴道镜活检结果处理

CIN1级:约60%可自然消退,建议每6-12个月复查HPV+TCT。若持续2年不消退,可考虑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

CIN2/3级:需行宫颈锥切术,术后病理若切缘阴性,定期随访即可;若切缘阳性或存在浸润癌,需进一步治疗。

(三)宫颈癌治疗

早期宫颈癌(Ⅰ-ⅡA期)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患者采用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晚期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HPV疫苗与筛查的“协同作战”

(一)疫苗种类与适用人群

二价疫苗:预防16、18型HPV,适用于9-45岁女性。

四价疫苗:预防6、11、16、18型HPV,适用于20-45岁女性。

九价疫苗:预防9种HPV亚型,覆盖90%宫颈癌风险,适用于9-45岁女性,全程约2600-3900元。

(二)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最佳接种时间:未发生性行为的青春期女性(9-14岁)接种效果最佳,可采用2剂次接种程序。

与筛查的关系:疫苗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HPV,且对已感染的HPV亚型无治疗作用。因此,接种疫苗后仍需定期筛查。

禁忌人群: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暂不建议接种。

破除筛查的“认知误区”

(一)无症状≠无风险:早期宫颈癌多无症状,筛查是发现癌前病变的关键,出现症状时往往已至中晚期。

(二)疫苗不能替代筛查:HPV疫苗仅覆盖部分亚型,宫颈癌筛查可全面排查致癌因素,接种疫苗后仍需定期筛查。

(三)筛查安全可靠:采用一次性无菌宫颈刷,操作规范无损伤,少量出血1-2天可自愈。

(四)农村女性更需重视:我国农村宫颈癌发病率比城市高10%,筛查率不足30%,2030年目标提升至70%,推广HPV自检试剂盒。

特殊场景下的筛查策略

(一)妊娠与哺乳期:孕期首选TCT,避免HPV干扰;哺乳期可正常筛查。

(二)绝经后女性:雌激素软膏预处理3天,改善宫颈萎缩导致的取材困难。

(三)自检试剂盒: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35亿元,准确率超85%,适用于偏远地区,阳性需进一步确诊。

筛查后管理

(一)心理支持:等待期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异常结果可寻求专业咨询。

(二)随访计划:

阴性者:定期复查

CIN治疗后:术后6、12个月复查,后续每年1次,持续20年

宫颈癌患者:2年内每3-6个月复查,3-5年每6个月复查,5年后每年复查

宫颈癌筛查是女性健康防线。建议21岁以上有性生活女性定期筛查,30岁以上加做HPV检测,早筛早治,守护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