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在我们的生活中,“糖”往往是甜蜜的代名词:蛋糕、糖果、巧克力,这些都能给我们带来愉悦的感觉,让我们趋之若鹜,更喜欢与糖来个“亲密接触”。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却变成了一个隐形的“怪兽”,悄无声息地啃噬着我们身体的多个器官,例如眼睛、肾脏、脚等。而最先被盯上的,往往就是那双每天承载我们奔走劳作的脚。
一、糖尿病足的病因
最主要的“罪魁祸首”就是高血糖。
①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导致足部神经病变,从而导致患者足部感知力弱,无法感知足部的温度和疼痛,受伤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②高血糖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而血液循环不畅也会使足部组织坏死和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
③糖尿病患者日常足部的小损伤,比如不合脚的鞋子磨出的水泡、修脚时的小伤口,若不及时处理,也容易诱发糖尿病足。
二、糖尿病足的临床症状
初期:患者常感到足部麻木、刺痛,像有蚂蚁在爬,走路时还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走一段路就得歇一歇。
中期:足部皮肤变得干燥、脱屑,颜色也会变深,还可能出现水疱、鸡眼或老茧,溃疡开始出现,而且伤口很难愈合。
晚期:溃疡会严重感染,足部红肿热痛明显,严重的可能会有脓液流出来,并伴有难闻的气味。
三、如何治疗糖尿病足?
面对糖尿病足,治疗需多管齐下。
1、控制血糖:首先就要严格控制血糖,这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关键,患者需要每日定时服用降糖药、注射胰岛素等,定时检测血糖水平,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才能“釜底抽薪”,延缓病情的发展。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糖尿病患者日常建议以高蛋白、低糖、高纤维饮食为主,多喝牛奶、食用牛肉、鱼肉和鸡蛋、绿叶蔬菜等,应尽量避免高糖、高油、高脂、高盐的“四高”食物。
3、适当的运动:对于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来说,适度的运动反而是有益处的。适当的运动能够加快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值得注意的是,患者运动要强度适中,运动动作应由小至大,量力而行。
四、糖尿病足的日常护理
1、伤口护理:患者应时刻保持伤口清洁,按照医嘱定期换药。对于已经感染的伤口,可按照医嘱定期服用抗菌药物。
2、用温水冲洗脚:糖尿病足患者每天在睡前要检查足部是否有伤口或异常;洗脚水温建议在30度-38度之间,温水洗脚可以促进脚面清洁和血液循环,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用手或脚来试温,应该以温度计来进行测试。
3、趾甲不宜过长或过短:为了避免趾甲对足部造成的损伤,患者需要定期修剪趾甲,最好让家人来进行修剪,避免剪伤;趾甲长度适宜,过长容易伤到脚趾,而过短则有剪伤脚趾的风险。
五、如何预防糖尿病足呢?
①患者要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②每天仔细检查双脚,看看有没有伤口、水泡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③选择适合的透气的鞋袜:糖尿病足患者日常应穿着透气性好,大小合适的鞋袜,高跟鞋、凉鞋、露趾鞋等不建议穿,避免足部受伤。
④戒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