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肠镜检查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手段,能帮助医生直观观察食管、胃、肠道病变,还可进行活检与微创治疗。然而,许多人因不了解检查流程和注意事项而感到焦虑。本文将系统梳理胃肠镜检查从准备到恢复的关键要点,助你从容应对。
认识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包含胃镜和肠镜。胃镜经口腔插入,可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肠镜经肛门进入,用于检查直肠和结肠。现代胃肠镜配备高清成像、窄带成像(NBI)等技术,能精准发现微小病变,同时完成息肉切除、止血等操作。当出现胃痛、反酸、便血、排便异常等症状,或排查消化道肿瘤时,胃肠镜检查尤为必要。
检查前的充分准备
饮食调整。饮食准备是检查成功的基础。胃镜检查前需禁食6-8小时,前一天晚餐选择米粥、面条等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粗纤维、带籽食物,防止食物残渣干扰视野。肠镜检查饮食要求更严格,检查前1-2天进食低渣半流质食物,如白粥、蒸蛋;前一天晚餐后禁食,仅可少量饮水。检查前4-6小时需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泻药,按要求溶解后1-2小时内喝完,同时适当走动、按摩腹部,直至排出清水样无渣大便,确保肠道清洁。
病史与用药管理。检查前需向医生详细告知既往病史(如心脏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等)、手术史和过敏史,以便评估风险。正在服用抗凝药(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血小板药、降糖药的患者,务必提前沟通,通常抗凝和抗血小板药需停药3-7天,降糖药检查当天停用,避免检查中出血或低血糖。
其他注意事项。检查前需取下假牙、首饰,穿着宽松衣物;女性应避开月经期。若选择无痛胃肠镜,需家属陪同,检查前禁食8小时、禁水2小时,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提前了解检查流程,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
检查中的配合要点
胃镜检查时取左侧卧位,咬住口垫,插入过程中保持放松,均匀呼吸,避免吞咽和咬镜,恶心时可深呼吸缓解。肠镜检查同样先取左侧卧位,根据医生指令变换体位,检查中若感腹部胀满、疼痛,需放松腹部肌肉,配合转身、呼吸等动作,便于肠镜通过肠道弯曲处。
无痛胃肠镜检查借助麻醉让患者在睡眠中完成,检查后需在复苏室观察,待麻醉清醒、头晕乏力症状缓解,由家属陪同离开。
检查后的恢复护理
饮食恢复。普通胃镜未活检者,2小时后可饮温水,无不适后进食温凉流食;活检者需禁食4小时后再进食,避免辛辣、粗糙食物,防止出血。肠镜未进行息肉切除可正常进食;若切除息肉,需根据创面大小禁食24-72小时,再逐步从流食过渡到正常饮食,1-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创面出血。
身体状况观察。检查后轻微腹痛、腹胀多因检查时注入气体所致,通过活动、按摩腹部可缓解。若出现剧烈腹痛、便血、呕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胃肠道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无痛胃肠镜检查后若头晕、恶心,应在家属陪同下休息,避免发生意外。
休息与复诊。检查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若检查中切除息肉,需按医嘱定期复诊,观察创面愈合和病变复发情况。即使检查结果正常,也应根据年龄、家族病史等,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做到早诊早治。
胃肠镜检查虽为侵入性操作,但只要做好充分准备,检查中积极配合,检查后科学护理,就能降低风险,为胃肠道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