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明月  单位: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13
15492

认识威胁:蚊子传播

基孔肯雅热(意为“痛得直不起腰”)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花蚊子”)叮咬传播。蚊子叮咬病人后再叮咬健康人即传播病毒。次要途径(罕见)包括血液接触和母婴传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空气或食物/水传播。病人生病头一周血液中病毒含量最多,传染性最强。

家庭风险

全球超119个国家有本地传播(东南亚、南亚、非洲、美洲等)。我国风险主要来自:

   输入病例:来自流行区(如缅甸、泰国、印度、马尔代夫、巴西)的回国人员。

   本地传播: 广东、云南、浙江等省曾发生(本地蚊叮咬输入病人后再叮咬居民)。家中有旅行者或居住在南方蚊虫活跃地区的人员需高度警惕!

识别症状:发热+剧痛

叮咬后3-7天(1-12天内)可能出现:

1.  突发高烧: 首发信号。

2.  剧烈关节痛: 标志性症状!手腕、脚踝、手指等小关节剧痛,影响活动。注意: 30%-40%患者关节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3.  皮疹: 躯干、四肢可能出现。

4.  其他: 肌肉酸痛、头痛、疲惫、恶心、肿胀。

   易与登革热、寨卡病毒病混淆:关键区别在于其关节痛更重、更持久。

   高风险人群:新生儿、65岁以上老人、有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者,病情可能更重。

家人出现症状怎么办

   立即就医:尤其是有旅行史者出现高烧、剧烈关节痛、皮疹。

   详细告知旅行史:地点、时间对快速诊断至关重要。

   诊断:通过抽血检测病毒或抗体。

家庭护理:缓解不适(无特效药)

   充分休息,避免劳累。

   大量饮水:防止脱水(可饮用白水、淡汤、口服补液盐)。

   安全止痛退烧:

       首选: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严禁: 在排除登革热前,禁用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防护核心:全方位防蚊灭蚊

1. 个人防护(出门)

  科学使用驱蚊剂:出门前将其喷洒在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上。认准有效成分: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Icaridin)、驱蚊酯(IR3535)、柠檬桉油(OLE)或其提取物PMD。按说明书使用,及时补涂。

       避蚊胺(DEET): 驱蚊力强(30%浓度≈6-8小时),适用2个月以上。注意其可能刺激皮肤、损坏塑料制品或化纤衣物。

       派卡瑞丁(Picaridin): 驱蚊力强(20%浓度≈8-10小时),无味不黏腻,不伤材质,对敏感肌友好,适用2个月以上。

       驱蚊酯(IR3535): 温和安全(20%浓度≈4-6小时),适用6个月以上(看说明),是儿童和敏感肌人群的优选。

  驱蚊剂使用关键:

       只涂抹于暴露的皮肤和衣物,避开眼、口、耳、伤口及手部(尤其是儿童)。

       薄涂即可,无需厚涂。儿童由成人帮助涂抹。

       与防晒霜同用:先涂防晒霜,15-20分钟后再涂驱蚊剂。避免二合一产品。

       返回室内后应及时清洗皮肤上的驱蚊剂。

   穿衣防护: 穿宽松、浅色长袖衣裤。

   增强衣物防护: 使用含0.5%氯菊酯的喷雾处理外套、裤子等(勿喷皮肤),效果持久。

   物理隔离: 家中应安装纱门纱窗并保持完好。睡觉务必使用蚊帐(尤其婴儿、孕妇、老人)。

2. 清除家中“蚊子产房”(每周!)

蚊子喜欢在小面积积水中产卵:

   室内: 水培植物每3-5天彻底换水刷洗;清理并擦干饮水机托盘、冰箱接水盘、花盆托盘的积水,并清除浴室积水。

   阳台和庭院:清理、倒扣或丢弃瓶、罐、盆、箱、旧轮胎等容器;为储水容器加盖;疏通沟渠和地漏,清淤填洼;封堵竹筒、树洞;在水池中养鱼以捕食蚊虫幼虫。

   社区: 督促物业或相关部门清理公共区域积水,或投放安全的灭蚊幼剂。

3. 灭杀成蚊

   物理: 电蚊拍,灭蚊灯(应放置在远处)。

   化学方法:使用电热蚊香液或蚊香片、气雾剂(使用时注意通风)。蚊虫较多时:可使用发烟片或全屋喷剂,使用时人宠须离开,密闭30分钟以上,彻底通风后再入内。

旅行防护

   行前: 查询目的地疫情(WHO、中国疾控中心等)。孕妇、婴幼儿、慢性病患者应慎重评估出行风险。

   行中: 备足驱蚊剂、氯菊酯处理剂;选择有纱门纱窗的住所;坚持使用蚊帐、穿着长袖衣裤。

   归家后:

    1.  继续防蚊至少2周! 以防隐性感染者通过本地蚊虫传播病毒。

    2.  观察2周: 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应立即就医并详细告知旅行史。

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药,疫苗也未普及,但其传播的关键在于蚊子!保护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做到:清理积水、科学驱蚊、安装纱窗和使用蚊帐。请提高警惕,远离“关节痛热”!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