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光华  单位:通江县民胜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7-02
5

肺炎属于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采用西医抗菌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对病灶起到快速治疗的作用,但是极易发生细菌残留问题,无法将细菌彻底根除,中医治疗肺炎虽然起效慢,但是对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大大降低疾病复发概率。两者结合治疗效果好。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中医的辨证论治能够从整体调理患者的体质和症状,而西医的抗生素等药物能快速控制感染,两者结合形成互补。中药在降低西药副作用、增强免疫功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西药则弥补了中药起效较慢的不足。因此,中西医结合不仅可以更全面地治疗肺炎,还能缩短治疗周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适合复杂病例的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方法

(一)西医治疗

1.呼吸道隔离

因支原体感染可产生小范围的流行,并且患儿发病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排出支原体,相关研究表明,可长达2个月。对于婴儿时期,其相关症状一般体现在上呼吸道感染,经反复感染后,则会引起肺炎产生。同时患儿感染MP后,还容易引起其它的病毒感染,进而加重病情。为此需要采取呼吸道隔离,从而能够有效地预防再次感染以及交叉感染。

2.氧疗

如果患儿的肺炎病情十分严重,同时还产生缺氧的症状,则需要采取吸氧治疗。采取氧疗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并且对低氧血症导致组织缺氧进行较好的改善。

3.排痰

采取排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痰液稀释,促使其能够更加容易地排出体外,否则就很容易导致细菌感染。目前临床上效果较好的祛痰剂较少,一般是采取物理干预,例如翻身、拍背辅助排痰以及雾化和吸痰,常见的祛痰药物为必嗽平、痰易净等。因频繁而强烈的咳嗽对患儿的睡眠产生较大的影响,可采取适量的镇静剂治疗,需要严格控制使用次数及剂量。

4.平喘

对于患儿产生喘息的情况,可根据情况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常见的药物有氨茶碱等。

(二)中医治疗方法

1.气虚喘嗽:主要表现为喘息,咳嗽、痰白,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嗓音低,畏寒,虚弱、出汗,应以补气健脾、养肺化痰为主。 中药为六君子汤,方药为黄芪9克、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陈皮9克、半夏9克、杏仁9克、川贝母9克、炙枇杷叶9克、大枣9克、焦山楂9克、神曲9克,生姜6克、甘草6克。用水煎服。 中成药为补中益气口服液,每次服用10ml,每天服用3次。

2.风热犯肺:主要表现为喘息和咳嗽不适,痰液发黄粘稠,呕吐,咽痛,流鼻涕,伴有发烧、头痛、恶心、微汗,舌苔红,苔薄黄等。 需采用疏风解热的方法,使用中药方剂桑菊饮进行加减。 方药为桑叶9克,菊花9克,薄荷9克,连翘9克,杏仁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芦苇根9克,枇杷叶9克,瓜蒌头9克,甘草3克。 所使用的中成药为鲜竹沥口服液,每次10ml,每天服用两次。

3.风寒喘嗽:主要表现为频繁的喘息和咳嗽,嗓子发痒,痰清稀薄,鼻塞和流鼻涕,恶寒少汗,发热和头痛,身体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应通过祛风除寒,宣肺止咳的方法进行治疗。 方用金沸草散,方药为杏仁9克,桔梗9克,枇杷叶9克,前胡9克,荆芥9克,半夏9克,茯苓9克,金沸草6克,麻黄3克、细辛3克。用清水煎服,每天1剂。中成药可采用杏苏止咳糖浆,每次服用10ml,每日2次。

4.痰热喘嗽:主要表现为喘息,咳嗽,痰黄,口苦口渴或发热,烦躁不安,尿少且黄,应以清热化痰止咳为主。中药应用清宁散,方药为桑白皮9克、前胡9克、瓜蒌皮9克、海浮石9克、葶苈子9克、茯苓9克、浙贝母9克、车前子9克、黄芩9克、鱼腥草9克、郁金9克,胆南星6克、甘草6克。 中成药使用蛇胆川贝液,每次10ml,每天服用两次。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为患者探索了一条全面康复之路。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拓展,相信未来在治疗肺炎方面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6-20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
2025-05-30
来源:百色市第二人...
2025-04-01
来源:​广东省河源...
2025-03-28
来源:柳州市中西医...
2025-07-02
来源:上海市白茅岭...
2025-03-28
来源:广西崇左市大...
2025-02-28
来源:北京积水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