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慧丽  单位:威海市立第三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1
7

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其管理不仅依赖医疗干预,更需要家庭护理的长期支持。家庭护理通过饮食调控、规律用药、病情监测及心理关怀等手段,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风险。

饮食管理:控糖控盐,营养均衡

1.合理控盐控糖

高血压患者: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酱料及加工肉类。可用柠檬汁、香草等天然调料替代部分盐,增加食物风味。

糖尿病患者: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避免粥类、甜点及含糖饮料。可采用“手掌法则”估算食物分量:每餐主食约一拳大小,蛋白质约一掌心,蔬菜约双手捧量。

2.营养搭配技巧

蛋白质选择: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瘦肉、豆制品)1~1.5克/公斤体重,避免红肉过量。

膳食纤维补充: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通过蔬菜、水果、全谷物实现。例如,早餐可搭配燕麦粥和蓝莓,午餐增加绿叶蔬菜占比。

健康脂肪摄入:选择橄榄油、鱼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油及反式脂肪酸(如油炸食品、人造奶油)的摄入。

3.饮食计划制定

定时定量:固定用餐时间,避免暴饮暴食。例如,糖尿病患者可将每日热量分配至三餐及加餐,防止血糖波动。

个性化调整:根据患者口味偏好设计菜谱,如用番茄、洋葱等低糖食材烹饪,增加饮食多样性。

用药与监测:精准管理,避免风险

1.用药管理技巧

智能提醒:使用手机APP、智能药盒或家庭日历设置用药提醒,避免漏服或重复服药。

药物分类存放:将药物按服用时间(早/中/晚)或类型(降压药/降糖药)分类存放,外用药与内服药分开,避免混淆。

定期清理药箱:每3个月检查一次药品有效期,过期或变质药物需及时处理。

2.病情监测方法

家庭自测设备:高血压患者需每日早晚测量血压并记录;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必要时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数据记录与分析: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日监测数据、用药情况及症状变化。例如,使用表格或APP记录血压/血糖值,标注异常情况(如头晕、乏力)。

定期复诊: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携带健康档案以便医生评估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缓解压力,增强信心

1.情绪疏导方法

倾听与沟通:家属需耐心倾听患者感受,避免指责或忽视其情绪。例如,当患者因病情反复感到焦虑时,可与其共同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计划。

兴趣培养:鼓励患者参与绘画、书法、园艺等兴趣活动,转移注意力并提升生活质量。

2.社会支持网络

病友交流:组织或参与慢性病病友会,分享护理经验与心得,减轻孤独感。

社区资源利用: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免费体检、健康讲座等服务,获取专业支持。

家庭护理是慢性病管理的重要环节,需通过科学饮食、规范用药及心理支持等多维度干预,实现病情的长期稳定。患者及家属需保持积极心态,定期与医生沟通,动态调整护理方案。唯有将家庭护理融入日常生活,方能筑牢慢性病管理的防线,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