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英  单位:聊城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5
3845

“孩子不爱吃饭,一顿饭要追着喂半小时”,小儿厌食这一状况,常令家长们困扰不已。从中医角度看,小儿厌食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而食疗作为中医调理的重要手段,既能贴合孩子的体质,又能通过美味的食物帮孩子打开胃口。今天就来聊聊不同类型的小儿厌食该如何用食疗调理。

对于脾胃不和型厌食,孩子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肚子胀、有口气,大便偏干或酸臭。这类孩子多因吃太多零食、肉类或生冷食物,导致食积堵在脾胃里。食疗关键是“消”—把积滞化掉,让脾胃恢复动力。推荐山楂麦芽水(适合3岁以上):将山楂去核,与炒麦芽一起加水煮15分钟,放温后加少许冰糖调味。山楂消肉食积滞,麦芽消米面食积,两者搭配能缓解腹胀、口臭,让孩子胃口打开。

对于脾胃气虚型厌食,孩子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吃一点就饱,容易疲劳、脸色偏黄,大便偏稀。这类孩子脾胃功能弱,像“没力气”的小马达,食疗要“补”—用温和的食材帮脾胃“充电”,健脾益气,让脾胃“有力气”。推荐山药莲子粥:将山药去皮切小块、莲子去芯后,和大米一起煮成粥。山药健脾,莲子益气,两者都是平和的食材,适合长期食欲不振、体质偏虚的孩子,每天吃一次即可。

若孩子属于脾胃阴虚型,则多见不爱吃油腻,喜欢喝水,口干舌燥,大便干硬。这类孩子脾胃像“缺水的土地”,需要滋阴润燥,让胃腑保持濡润,才能正常“腐熟”食物。此时食疗需以滋阴养胃为主。“银耳百合汤”是不错的选择:银耳泡发后,和干百合、少许冰糖,加清水煮至银耳出胶,放温后吃。银耳滋阴润燥,百合清心养胃,适合口干、大便干、不爱吃油腻的孩子,每周吃2~3次。

还有一类孩子属于肝脾不和型,表现为厌食常和情绪有关(比如被批评后拒食),孩子容易烦躁、腹胀,有时会嗳气。这类孩子的厌食常和情绪挂钩,比如被强迫吃饭、入园焦虑等,食疗要“通”—理顺肝气,让脾胃气机顺畅。推荐白萝卜汤:白萝卜切块后加清水煮15分钟,可加少许盐调味(1岁内不加盐)。白萝卜能理气消胀,适合孩子因情绪不好导致腹胀、嗳气时喝,帮身体“顺顺气”。另外,佛手陈皮茶也是不错的选择,取佛手和陈皮,加清水煮10分钟,放温后当茶喝(3岁以上适合)。佛手疏肝理气,陈皮和胃,适合因压力、哭闹后不想吃饭的孩子,每天1次即可。

除了针对不同证型的食疗方,日常饮食调理也有诸多讲究。中医强调“饮食有节”,家长应培养孩子规律进食的习惯,避免饥一顿饱一顿,每餐七八分饱即可,给脾胃留“工作空间”。同时,食物的性状也很重要,小儿脾胃功能较弱,食物应做得细软、易消化,如将蔬菜切碎、肉类煮烂,避免给孩子吃油炸、辛辣、生冷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