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沙丁胺醇气雾剂和噻托溴铵是应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疾病的“好帮手”。可不少人拿到药后,常常搞不清该什么时候用、怎么用,甚至因用法错误而影响疗效。下面就用通俗的语言,教大家正确使用这两种药。
什么时候用沙丁胺醇气雾剂
沙丁胺醇气雾剂是“急救型”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哮喘、COPD急性发作时的胸闷、气短、喘息等症状,就像呼吸不畅时的“应急开关”。它的正确使用步骤要记牢,一共分五步:
第一步,准备工作。使用前先摇晃药瓶5-10下,让药液充分混合;首次使用或长时间没用时,要向空中按压1-2下,确保喷雾均匀。
第二步,姿势调整。站立或坐姿,头部微微后仰,张大嘴巴,让气道保持通畅。
第三步,按压喷药。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在呼气末,将喷头对准口腔,按下药瓶的同时缓慢深吸气,吸气时间尽量保持5-10秒,让药液能更好地到达肺部。
第四步,屏息停留。喷药后闭上嘴巴,屏住呼吸10秒钟左右,不要马上呼气,给药物充分发挥作用的时间。
第五步,清洁整理。使用完毕后,用清水漱口(注意不要咽下),然后擦拭喷头,盖上保护盖。
最后注意,沙丁胺醇气雾剂不能频繁用。一般急性发作时,每次喷1-2下,每隔4-6小时用一次,24小时内使用不超过8下。如果发现用药后症状没缓解,甚至加重,不要盲目加量,要及时就医。
噻托溴铵怎么用才规范
噻托溴铵和沙丁胺醇不一样,它是“长期控制型”药物,主要用于长期维持治疗,减少哮喘、COPD急性发作的次数,就像给呼吸系统“筑防线”。它常见的剂型有粉吸入剂和软雾吸入剂,用法略有不同。
1.噻托溴铵粉吸入剂用法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用法:首先,握住装置并旋开吸嘴盖,直到听到“咔嗒”声;其次,保持装置直立,按下剂量按钮,再次听到“咔嗒”声表示药量已备好,此时请勿摇晃装置;然后,头部微后仰,用嘴唇包住吸嘴,快速、用力地深吸气;接着,屏住呼吸约10秒,然后缓慢呼气,必要时可重复吸气;最后,使用完毕后关上吸嘴盖,每周用干布擦拭吸嘴,切勿水洗内部。
2.软雾吸入剂用法
首先,按说明书将药瓶装入吸入器并旋转到位;其次,首次使用或长时间未使用后,应向空中按压,直至出现均匀喷雾;然后,头部后仰,含住吸嘴,在按下吸入器的同时缓慢深吸气5-10秒,喷药后继续吸气,再屏住呼吸约10秒;最后,使用后盖上保护帽,并定期水洗晾干吸入器。
噻托溴铵每天只用一次,固定时间使用效果更好,比如每天早上或晚上,不要随意增减剂量。而且它需要长期坚持使用,即使感觉症状好转,也不能擅自停药,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两者的关键差异要记清
很多人容易把这两种药弄混,其实它们在作用、用法上有明显区别,搞清楚差异才能用对药。
从作用目的来看,沙丁胺醇是“救急”的,急性发作时用,快速缓解症状;噻托溴铵是“维稳”的,长期用,减少发作。
使用频率上,沙丁胺醇按需使用,最多24小时不超过8下;噻托溴铵每天固定一次,规律使用。
还有起效和作用时间,沙丁胺醇起效快,通常几分钟就能缓解症状,但作用时间短,只能维持4-6小时;噻托溴铵起效相对慢,可能需要几天到一周才能显现明显效果,但作用时间长,能维持24小时。
用药的这些细节不应忽视
不管用哪种药,都有一些通用的注意事项。
首先,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不同厂家的装置可能略有差异,按说明书操作最准确。
其次,每次用药后尽量漱口,尤其是含激素类药物(虽然这两种药不是典型激素药,但漱口能减少药物在口腔残留,降低副作用风险),漱口后把水吐掉,不要咽下。
另外,要定期检查药物有效期,过期的药物不能用。如果同时使用多种吸入药物,要咨询医生或药师用药顺序,一般建议先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噻托溴铵),间隔几分钟后再用其他药物,这样能让后续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
总之,沙丁胺醇气雾剂和噻托溴铵虽然都是呼吸科常用药,但用法、用途大不同。正确区分、规范使用,才能让药物发挥最佳效果,守护呼吸系统健康。如果用药过程中有任何疑问,不要自行揣测,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