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是当今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得了结核病,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会导致死亡。那么到底什么是结核病,它都有哪些症状?该如何进行防治呢?下面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结核分枝杆菌生存能力很强,可在患者身体多个器官安家落户,肺部作为常见器官,肺部感染后,就会出现肺结核,除肺部以外,结核分枝杆菌也会侵袭淋巴结、骨头、肾、脑膜等,引起肺外结核。结核病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讲话、唱歌等过程中,会向大气中释放携带结核分枝杆菌的唾液,正常人在接触这些唾液后,就受到感染,特别是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传染的可能性更大。
结核病有哪些症状
根据感染位置和疾病严重性,结核病的症状表现也有所差异,以最常见的肺结核为例,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持续咳嗽、咳痰,且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严重的还会有痰中带血或咯血。患者还会出现午后低热,通常为37.3℃-38℃,夜间体温会明显升高,清晨会自动退热。夜间盗汗,伴有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一系列的全身不适。假如患者病变范围较大,甚至会导致肺功能损伤,从而引发呼吸困难。肺外结核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所累及的组织。例如,如果是淋巴结核,可以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触摸到肿大的淋巴结,一开始可能没有压痛感,但当疾病进展时,可能会发生粘连、破溃。在脊柱、髋关节等部位出现结核,患者会有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者还会造成畸形。泌尿系统结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
如何进行结核病的预防
在结核病预防中,维持适宜的居住及工作条件非常重要,住宅、工作地点要勤开门窗,保证室内的空气流动,一天至少2-3次,一次不低于半个小时,能有效减少室内细菌的数量。在结核病高发地区或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时,一定要戴医用口罩,避免吸入飞沫。接种卡介苗属于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重要手段,建议在儿童出生24h以内进行免疫。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也是抗结核的关键。平时要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膳食平衡,多食用牛奶、鸡蛋、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成人每日至少要有7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对于孩子和青少年来说,要保证9~10小时的睡眠,每天要做一些适当的锻炼,比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一周不少于150分钟。艾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免疫功能较差的群体要做好定期的身体检查,在医师的指导下做好预防工作。
感染结核病该怎么办
在出现上述临床症状时,就需要警惕结核病,从而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断,诊断为结核病后,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及早治疗能快速消灭结核分枝杆菌,降低感染率,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各种抗结核病药的联用,可改善疗效,减少耐药,在用药时一定要遵医嘱,不要随意加大药量,否则会降低药效或者增大副作用,在用药期间,一定要有规律地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漏服,以免引起疾病复发或产生耐药性;要多休息,不要过于疲劳,要有足够的睡眠。平时要注意多食用鸡肉、鱼肉、豆类、坚果、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的食品。平时要做好个人卫生工作,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纸掩住口鼻,防止飞沫传染,用完的手纸要立即丢弃,要经常洗手,注意手的卫生,不要直接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这对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尽管结核是一种很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但是如果对其有所认识,并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在发现被感染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规范治疗,那么疾病传播风险将会大大减少,同时也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