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欧福勇  单位: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8
23907

一、引言:生死时速,分秒必争

脑出血和脑梗(脑梗死)是两种常见的脑血管急症,占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40%以上。两者症状高度相似,但急救措施和预后截然不同:脑出血需立即止血降颅压,而脑梗需尽快溶栓取栓。若混淆误判,可能导致致命后果。本文结合临床经验,教你通过3个关键表现,1分钟内快速区分这两种“致命兄弟”。

二、本质区别:血管“破裂”vs“堵塞”

(一)脑出血:血管“决堤”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脑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脑组织或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诱因包括:高血压(占病因的70%以上):长期高压导致血管壁脆弱,突然升压引发破裂。血管畸形: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管结构异常易破裂。外伤:头部撞击导致血管损伤。

(二)脑梗:血管“堵车”

脑梗即“缺血性脑卒中”,是血栓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脑血管,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常见诱因包括:房颤:心脏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脑动脉。颈动脉斑块: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远端血管。小血管病变:糖尿病、高血压导致小血管狭窄闭塞。

三、关键区分点1:发病速度与症状进展

(一)脑出血:突发“爆炸性”症状

起病速度:数秒至数分钟内达到高峰,如“炸弹爆炸”。

症状进展:快速恶化,可能1小时内出现意识丧失。

典型场景:争吵、用力排便、剧烈运动时突然发病。

(二)脑梗:渐进“闷烧式”症状

起病速度:数小时至1天内逐渐加重,如“温水煮青蛙”。

症状进展:可能先出现单侧肢体麻木,数小时后发展为无力。

典型场景:睡眠中或安静状态下发病,晨起后发现异常。

四、关键区分点2:伴随症状的“特异性”

(一)脑出血: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头痛:性质:炸裂样、刀割样剧痛,常描述为“一生中最痛的头痛”。

部位:全头痛或后枕部疼痛(小脑出血)。

呕吐:特点:喷射状呕吐,与进食无关,因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

意识障碍:表现:迅速出现嗜睡、昏迷,约40%患者发病即昏迷。

(二)脑梗:神经功能缺损为主,头痛轻微或无

头痛:性质:隐痛、钝痛,或无头痛(约30%患者无头痛)。

部位:可能局限于病灶侧(如颞部)。

呕吐:特点:少见,除非梗塞面积大导致颅压升高。

意识障碍:表现:较少见,多表现为淡漠、反应迟钝,而非深度昏迷。

五、关键区分点3:血压与病史的“线索性”

(一)脑出血:血压“爆表”+高血压病史

血压水平:发病时收缩压常>180mmHg,甚至>200mmHg。

病史特征:约70%患者有明确高血压病史,且平时血压控制不佳。可能合并糖尿病、长期吸烟等血管危险因素。

(二)脑梗:血压可能正常或偏低+房颤/动脉硬化病史

血压水平:发病时血压可能正常、升高(因应激反应)或偏低(如大面积脑梗导致血压调节中枢受损)。

病史特征:约30%患者有房颤病史(血栓来源)。约50%患者有颈动脉斑块、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

六、紧急应对:黄金时间决定生死

(一)脑出血急救要点

立即平卧:减少头部活动,避免加重出血。

控制血压:若收缩压>180mmHg,可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等短效降压药(需确认无禁忌症)。

避免滥用药物:勿自行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加重出血)。勿盲目使用甘露醇(需医生评估颅压)。

(二)脑梗急救要点

尽快就医:发病4.5小时内为静脉溶栓“黄金时间窗”。

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意识不清,需侧卧位防止误吸。

避免降压过快:除非血压>220/120mmHg,否则过度降压可能加重脑缺血。

(三)共同原则

立即拨打120:告知患者症状、发病时间,等待救援时保持患者安静。不喂食、不喂水:防止呕吐误吸或呛咳导致窒息。

结语:

脑出血和脑梗虽症状相似,但通过“发病速度、伴随症状、血压病史”三个关键点,可快速区分。多有高血压史,如"血管爆炸";脑梗多呈渐进性肢体无力,头痛较轻,常见房颤史,如"血管堵车"。急救黄金窗仅数小时,及时识别并送医是降低致残致死的关键。掌握这"救命3分钟",转发让更多人知晓!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