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娇  单位:蒲江县西来公立中心卫生院 综合病区  发布时间:2025-06-27
569

在父母逐渐老去的时光里,他们步履间的蹒跚、背影里的脆弱,常令我们心头一紧。这种变化背后,骨质疏松悄然侵袭,它像无声的小偷,一点点掏空骨骼的坚硬,让最寻常的跌倒都可能引发难以挽回的伤害。守护父母的骨骼健康,是儿女刻不容缓的深情责任。

守护每一步:科学防摔是关键

1.居家环境,隐患扫除:家应是温暖的港湾,而非危险的雷区。请仔细审视:光滑的地板是否铺了防滑垫?松动的地毯边缘是否已固定?杂乱的通道是否已清理?尤其在浴室——这跌倒高发地,务必安装稳固的扶手,铺设可靠的防滑垫。夜间照明也至关重要,从床边到卫生间的路径,应设置柔和的光源,驱散黑暗中的隐患。家具的尖角,记得包上柔软的防撞条。

2.日常活动,稳健为先:提醒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一分谨慎。坐下、起身时动作宜缓,避免猛然发力;转身时别太急,站稳再迈步;登高取物时,务必使用稳固的踏脚凳,切莫踮起脚尖冒险。一双合脚、鞋底防滑、支撑良好的鞋子,是行走时的忠实伙伴。

3.善用工具,安全倍增:若父母走路已不太稳当,一根设计科学、高度合适的拐杖或助行器,能提供有力的支撑,大大提升行走的安全感与信心。鼓励他们在需要时坦然使用,不必顾虑他人眼光。

补钙迷思:并非多多益善

当意识到骨骼需要呵护,“补钙”常成为子女们的首选行动。然而,补钙路上误区重重,盲目行动反而可能事与愿违。

1.“骨头汤”并非钙库:长久以来,“以形补形”的观念深入人心,骨头汤被视为补钙圣品。实则不然。长时间熬煮的骨头汤,钙质溶出极其有限,其主要成分是脂肪、嘌呤和少量氨基酸。指望喝汤补足钙,效果微弱,更可能带来血脂升高的负担。

2.“越多越好”是误区:钙质对骨骼固然重要,但绝非摄入越多骨骼就越强健。人体吸收钙的能力有限,一次性大量摄入(如超过数百毫克),吸收率反而会下降。更需警惕的是,长期过量补钙,特别是单纯依赖补充剂而不注重整体营养均衡,可能增加肾结石等潜在风险。

3.“单打独斗”难奏效:钙质进入身体,并非能直接为骨骼所用。它需要一位关键搭档——维生素D。维生素D像一把钥匙,帮助肠道高效吸收钙质,并促进钙在骨骼中的沉积。没有充足的维生素D(可通过适度日晒、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肝脏、海鱼,或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补再多的钙也难达理想效果。此外,镁、维生素K等营养素也协同参与骨骼构建,均衡饮食才是根本。

4.忽视“吸收”与“流失”:只关注“吃进去”,忽略了身体能否“留住”。吸烟、过量饮酒、咖啡因摄入过多、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加速钙质从体内的流失。同时,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让骨骼缺乏必要的良性应力刺激,也会减弱骨骼对钙质的固钙能力。

科学补钙:为骨骼添砖加瓦

1.食物是优选:牛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是天然钙库,吸收率也高。豆制品(豆腐、豆干)、深绿色蔬菜(如西兰花、芥蓝、苋菜)、芝麻酱、带骨小鱼(如小银鱼)等也是良好来源。鼓励父母在日常饮食中多样化选择这些富钙食物。

2.补充剂需理性:若饮食实在难以满足需求,或经医生评估确需补充,应在专业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钙剂(如碳酸钙、柠檬酸钙等),并严格遵守推荐剂量。注意查看成分表,避免重复补充。记住:补充剂是补充,而非替代健康饮食。

3.阳光与运动不可少:鼓励父母在阳光和煦的时段(避开烈日),适度裸露皮肤晒晒太阳,这是身体合成维生素D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同时,规律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至关重要。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相对和缓的活动,或在医生、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力量训练(如使用弹力带),都能给骨骼良性的刺激,促进骨密度维持甚至提升,强健肌肉更能改善平衡,预防跌倒。

骨骼支撑着父母晚年的尊严与从容。防摔的每一个细节,补钙的每一次明智选择,都是我们对抗岁月侵蚀的有力武器。当父母的白发在阳光中闪烁,我们以科学知识为盾,以细致关怀为矛,守护他们每一步的安稳与笑容——这平凡日常里的坚实守护,便是最朴素的孝道真章。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