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金桔  单位:南充市高坪区人民医院 呼吸科  发布时间:2025-07-04
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肺心病患者病情常反复发作,除了规范的医院治疗外,家庭护理至关重要。其中,氧疗规范、水肿观察与饮食调理是家庭护理的三大核心要点,做好这些方面,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发作风险。氧疗规范:维持呼吸顺畅的关键

氧疗是肺心病家庭护理的核心环节。当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PaO₂)≤55 mmHg或血氧饱和度(SpO₂)≤88%,或者PaO₂处于55-60 mmHg且合并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以及夜间或活动后低氧血症等情况时,就需要进行家庭氧疗。

在设备选择上,医用级制氧机是首选,流量应≥5 L/min,以保证氧浓度稳定在90%以上,同时还需配备备用氧气瓶或液氧装置,以备不时之需。鼻导管是最常用的氧疗配件,对于有高流量需求的患者,面罩则更为合适,而湿化瓶能够有效避免呼吸道干燥刺激。

氧疗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持续低流量吸氧原则,起始流量一般为1-2 L/min,根据SpO₂情况进行调整,但通常不超过3 L/min,且每日吸氧时间要保证≥15小时,夜间吸氧尤为重要,病情严重者甚至需要接近24小时。在活动或进食时,可适当提高氧流量;睡眠时也要注意监测SpO₂,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同时,要严格把控氧疗目标,将SpO₂维持在90%-93%,避免超过94%,以防二氧化碳潴留风险。

细致监测:把握健康动态。每日监测是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的关键。患者和家属要认真记录氧流量、吸氧时间、静息及活动后的SpO₂数值,以及气促、水肿等症状表现。每3-6个月,患者需定期前往医院复查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心脏超声等项目,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及时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

安全至上:消除潜在隐患。安全是家庭护理的基础。在氧疗过程中,要时刻牢记防火防爆,氧疗设备需远离明火、高温源,严禁在吸氧环境内吸烟。高浓度吸氧超过24小时可能导致氧中毒,对于存在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更要严格控制SpO₂不超过93%。

知识赋能:提升护理能力。患者及家属需要掌握正确使用氧疗设备的方法,学会识别缺氧症状,如紫绀、意识模糊等。切不可自行随意调整氧流量,一切操作都应严格遵循医嘱。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重均衡营养,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积极预防感染,按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

水肿观察:警惕病情变化的信号灯

肺心病患者由于右心功能不全,常出现体循环淤血,进而引发水肿。密切观察水肿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水肿一般先出现在身体下垂部位,如双下肢。患者和家属要养成每天观察水肿的习惯,重点观察下肢皮肤的颜色、弹性以及肿胀程度。可以用手指按压脚踝内侧或胫前部位,若出现凹陷,且松手后凹陷不能立即恢复,即为凹陷性水肿。同时,记录水肿的进展情况,如从足部逐渐向上蔓延至小腿、大腿,甚至出现腹部膨隆等,这些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

除了观察水肿的部位和程度,还要注意伴随症状。若患者出现尿量减少、腹胀、心慌、气短加重等情况,可能提示心功能进一步恶化。此外,定期测量体重也很关键,在短时间内体重突然增加,即使水肿不明显,也可能是体内液体潴留的信号,需及时就医。

在护理水肿部位时,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受压。可使用柔软的气垫或棉垫,减轻局部压力。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和鞋袜,防止摩擦损伤皮肤。若皮肤出现破损,应及时处理,防止感染。

饮食调理:助力身体恢复的营养基石

合理的饮食对于肺心病患者增强体质、改善心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肺心病患者的饮食应遵循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原则。

注意饮食规律,少食多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加重胃肠负担。控制液体摄入量,常见的建议范围是每天1000-1500毫升(包括所有液体和食物中的水分)。有时在急性加重期限制可能更严格(如800-1000ml/天)。对于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限制可能不那么严格,但也需要控制,通常建议每天不超过1500-2000毫升。

肺心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是一场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持久战”。规范的氧疗、细致的水肿观察以及科学的饮食调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家属要与患者相互配合,积极学习护理知识,及时与医生沟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0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