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秀君  单位:资阳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27
173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也称之为妊高症,会对母婴健康和安全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在孕期一旦出现血压升高情况,需要孕妇及其家属高度重视,并做好居家护理工作,有效监测血压,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概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概述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压≥140/90mmHg,或者对比孕前或孕早期,血压升高≥25/15mmHg,至少两次,间隔为6小时。对于妊高症的危害,其会造成孕妇脑部动脉痉挛,容易引起脑组织缺血和水肿,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与此同时,还会造成肾脏缺血,形成毛细血管血栓,导致肾功能受到损害,进而引起少尿与蛋白尿,严重情况下甚至造成肾功能衰竭。除此之外,还会对心脏以及肝脏造成影响,导致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心肌缺血,而肝脏表面会有出血情况,导致上腹部不适,甚至会有血肿形成,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肝破裂出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居家护理要点

(一)严格监测血压

对于孕妇,在居家护理过程中,需要有效监测其血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接受诊治。在测量血压时,需要明确其数值受到多种因素带来的影响,孕妇需要休息10-15分钟后再测量血压,防止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在妊娠早期应定期检查,不仅要测血压,而且还需要查尿蛋白,并测量体重。除此之外,需要定期进行孕期监测,并结合监测结果合理制定护理计划。

(二)注意休息和营养

    为了避免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需要确保孕妇在孕期休息充足,避免过度劳累,尤其要避免长时间站立。在孕妇睡觉时,可以采取侧卧位,最好保持左侧卧位,其不仅可以增加尿量,而且还可以使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孕妇每天的睡眠时间应维持在8-10个小时,而且除了夜间睡眠以外,白天应午休2小时。与此同时,在孕妇日常饮食方面需要多加注意,确保营养充足,保证其有效摄入维生素、蛋白质以及叶酸,而对于钠盐、脂肪的摄入则要减少,避免每天食用过多水果。除此之外,在妊娠20周后,每天应补充两克的钙剂,使妊娠高血压的发生概率得到降低。

(三)及时纠正异常情况

一旦发现孕妇出现贫血,需要及时为其补充铁质。如果发现孕妇出现下肢浮肿,应增加其卧床时间,并将脚抬高休息。当孕妇血压偏高时,应确保按时服药,一旦症状十分严重,则要考虑是否终止妊娠。除此之外,还需要多加注意孕妇的既往病史,如果其曾经患有高血压以及肾炎等疾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展开监护。

(四)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对于孕妇,除了要保证休息和营养充足,还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确保及时戒烟戒酒,这二者均为高血压疾病的诱发因素,而且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除此之外,一旦饮酒可能会导致孕妇对高血压药物的反应性有所下降。孕妇还需要做到科学饮水,尽量饮用硬水,包括天然矿泉水、深井水以及泉水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