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志尚  单位:四川省宣汉县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8
16694

脑出血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危害极大的脑血管疾病,常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或导致残疾。由于其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慢性病密切相关,且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公众对脑出血的认识和应对显得尤为重要。了解脑出血的症状、急救方法及预防措施,有助于在关键时刻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什么是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突然破裂,血液进入脑组织或脑室,引起颅内压升高和脑功能受损的一种急危重症。它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或脑血管畸形等患者,发病突然、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脑出血的典型症状

突发剧烈头痛:脑出血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患者常形容为“爆炸样”或“刀割样”疼痛,疼痛迅速加重,往往无法缓解。这是由于出血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刺激脑膜神经所致,是最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恶心与呕吐:随着颅内压的升高,患者常出现恶心和频繁呕吐,且与进食无关。这种呕吐多为喷射状,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常伴随头痛一同出现。

意识障碍:脑出血可迅速损伤脑组织,导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从嗜睡、反应迟钝到完全昏迷不醒。意识障碍程度与出血量及部位密切相关,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偏瘫和言语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单侧肢体无力甚至瘫痪,以及口齿不清、语言表达困难或完全失语。这是由于出血压迫或损伤运动区、语言中枢所致,提示神经功能缺损。

癫痫发作与瞳孔变化:严重脑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癫痫样抽搐,这是脑组织急性损伤的表现。同时,出血还可导致瞳孔不等大或光反应消失,提示颅内压显著升高或脑疝形成,是危及生命的危险信号。

发现脑出血的第一时间怎么办

发现有人疑似脑出血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120),争分夺秒送医是最关键的一步。在等待救护车到来期间,应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并将头部略微抬高约30°,以帮助降低颅内压。切勿随意搬动患者或摇晃其身体,以免加重出血或导致进一步损伤。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道引起窒息。切忌为患者口服药物、进食或饮水,以免发生误吸。若患者呼吸或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家属或旁观者还应记录患者发病时间、初始症状及其变化情况,以便医护人员在到场后及时判断病情并制定救治方案。总之,脑出血的急救要点是“迅速呼救、妥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避免一切不当搬动或干预,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专业救治。

预防脑出血的方法

控制血压,规范用药:高血压是脑出血的首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硬化、脆弱,容易破裂。因此,应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避免随意停药或自行调整剂量,确保血压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健康饮食,减少高盐高脂摄入:高盐饮食会增加血压波动,高脂饮食则易造成血管动脉硬化。预防脑出血应选择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控制体重,减少血管负担。

戒烟限酒,改善生活习惯:吸烟会加速血管硬化,饮酒特别是大量饮酒容易引起血压骤升,诱发脑出血。应戒烟并严格控制饮酒量,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适度运动,增强血管弹性:规律、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改善血管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用力(如搬重物、猛发力等),防止血压骤升引发脑出血。

定期体检,筛查脑血管隐患:有脑血管病家族史、高危因素或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动脉瘤、血管畸形等问题,必要时进行干预治疗,以降低出血风险。

谨慎使用抗凝药物: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者,应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与其他药物混用,以免增加出血风险。

脑出血的发生往往出其不意,但并非不可防控。及时识别症状、迅速送医救治,是挽救生命的关键;而日常生活中做好血压管理、健康饮食和规律体检,则是降低风险的重要保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