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惠春燕  单位: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卫生院无锡市滨湖区康复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04
63

“降压药嘛,早上忘吃了,晚上补吃也一样;今天吃早了,明天吃晚了也没事。”许多高血压患者都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只要每天吃一次,早晚时间无所谓。然而,医生在门诊常常遇到这类患者:每天按时服药,血压却控制不理想,要么早上血压偏高,要么晚上出现头晕——问题往往出在“服药时间没选对”。人体血压犹如“过山车”,一天中存在两个明显的高峰时段。如果降压药没有在高峰前服用,药效可能会相差30%,甚至相当于白吃。

认识血压波动规律:早晚高、中午低

要选对服药时间,首先需要了解血压一天的“波动规律”。健康人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都遵循“双峰一谷”的昼夜节奏:

第一个高峰:早上6-10点  

人体从睡眠中醒来,交感神经变得活跃,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从夜间的低谷迅速上升,在早上8点左右达到峰值,称为“晨峰血压”。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晨峰血压往往更高,有时甚至超过160/100mmHg,这也是心梗和中风的高发时段。

第二个高峰:下午4-8点

下午人体活动增加,如工作、家务和散步,血压再次上升形成第二个高峰,通常比晨峰略低,晚上8点后逐渐下降。

低谷:凌晨2-4点

夜间人体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代谢减慢,心跳减缓,血管放松,血压降至一天中的最低值,比白天低20%-30%。

简单来说,血压在一天中呈现“早晚高、中午低”的特点,分别在早上和下午各有一个“冲刺”阶段。降压药的作用是“压制高峰”,若未在高峰前服用,等血压上升后再吃药,效果将大打折扣。

为什么服药时间错误会导致药效降低30%

许多人认为“每天吃一次降压药,24小时都会起效”,其实不然。降压药需要在血液中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发挥作用,这个过程通常需要1-2小时。如果服药时间未与血压高峰匹配,会出现两种“无效情况”:

情况1:高峰时药效未跟上

例如早上8点服药,而血压从6点就开始上升,等到药物起效时(9-10点),血压高峰已过。结果不仅未能控制晨峰血压,还可能导致中午血压过低,引起头晕和乏力。

情况2:药效未能覆盖整个高峰

许多长效降压药虽然设计为持续24小时,但服药12小时后药效会逐渐减弱。如果晚上6点服药,到第二天早上6点血压高峰时,药物浓度已不足,血压仍然会升高。

两类降压药的最佳服用时间

常用降压药分为“长效药”(每日一次)和“短效药”(每日2-3次),不同类型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不同,需要根据血压高峰进行调整。

1.长效降压药(每日一次):建议早上6-7点服用  

常见的长效降压药包括氨氯地平、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这类药物效果可持续24小时,最佳服用时间为早上6-7点,即在第一个血压高峰(6-10点)来临前服用。原因如下:

提前压制晨峰血压:早上6-7点服药,1-2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到峰值,正好赶上血压上升时段,能够有效控制晨峰血压,降低心梗和中风风险。

覆盖全天血压高峰:早上服药后,到下午4-8点第二个血压高峰时,药物仍然有效,同时夜间药效会随血压自然下降而减弱,避免夜间血压过低。

例外情况:夜间高血压患者

少数患者(如老年人或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夜间血压不降反升,称为“夜间高血压”。这类患者不应早上服药,而应在晚上7-8点服用长效药,以控制夜间血压,同时晨峰血压也能得到控制。是否属于夜间高血压,可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测量凌晨3点血压(超过120/70mmHg需警惕)来判断。

2.短效降压药(每日2-3次):分早晚两次服用

短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普通片、卡托普利)药效仅持续6-8小时,需每日服用2-3次。最佳时间为早上6-7点和下午4-5点,分别对应两个血压高峰:

早上6-7点:控制晨峰血压;

下午4-5点:压制下午高峰。

3个实用技巧,帮您找到最佳服药时间

不确定该早上还是晚上服药?以下3个技巧可以帮助您精准判断:

技巧1:测量晨峰血压  

早上醒来后不要起床、喝水或活动,立即用电子血压计测量一次(卧位血压),然后起床坐5分钟再测一次(坐位血压)。如果两次血压均超过140/90mmHg,说明晨峰血压较高,长效药应在早上6-7点服用。

技巧2: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这是最准确的方法。通过医院佩戴的动态血压仪,记录全天血压变化,医生会根据结果判断您的血压高峰时段,并给出个性化的服药时间建议。

技巧3:观察身体信号

服药后如果出现以下信号,说明服药时间合适:

早上起床后不头晕、不心慌:晨峰血压得到控制;

下午活动时不头疼、不胸闷:下午血压高峰被有效压制。

如果早上头晕或下午头疼,说明服药时间或剂量可能需要调整,应及时就医。

避开3个常见误区,避免药效打折扣

即使知道最佳服药时间,以下误区仍可能影响药效:

误区1:饭后服药  

许多人习惯吃完早饭再吃药,但长效药最好空腹服用(起床后、早饭前)。食物可能影响药物吸收,导致药效延迟1-2小时,错过控制晨峰血压的最佳时机。正确做法:起床后先服药,半小时后再吃早饭。

误区2:漏服后补服双倍剂量  

偶尔漏服一次,不要在第二天吃双倍剂量补回来,否则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引起头晕甚至晕倒。正确处理方法:如果当天想起漏服,且距离下次服药时间超过12小时,可以补服一次;否则跳过此次,按正常时间服用下次剂量。

误区3:盲目模仿他人服药时间  

每个人的血压波动规律不同,有人夜间血压高,有人早上血压高。不要盲目跟从他人的服药时间,应根据自身血压监测结果确定最适合的时间。

结语

降压药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药物种类,服药时间也非常关键。记住血压的“双峰一谷”规律,长效药首选早上6-7点服用,短效药分早上和下午两次服用,夜间高血压患者则应在晚上7-8点服药。服药后定期监测血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才能发挥最大药效,降低心梗和中风风险。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找准服药时间,让血压控制更加稳定。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