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发热如同一位不期而至的“常客”,而当发热与惊厥相伴而来时,那瞬间的场景常常令家长们的心揪紧。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发热惊厥这个话题,为您全方位地呈现家长必备的应急知识,为孩子的健康筑起坚实的防线。
什么是发热惊厥?
发热惊厥的专业名称一般是高热惊厥。一般情况下,高热惊厥是由突然的体温升高引起的,常见于3个月至5岁的儿童,尤其是两岁左右容易发病。
为什么会发生发热惊厥?
高热惊厥是由于体温升高引起的惊厥,任何引起体温升高的疾病都可能引起高热惊厥。因为发热时神经细胞代谢、氧消耗量、血流量异常,脑部活动出现异常,并传递到大脑的其他部位,从而引起惊厥现象。高热惊厥是儿科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儿童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很容易发热,并引起抽搐的情况。一般表现为在体温上升期或体温达到38摄氏度以上时出现身体抽搐症状。
发热惊厥有哪些表现?
发热惊厥发作时,孩子的症状往往十分明显且令人揪心。他们可能会突然失去意识,身体变得僵硬或不停地抽搐,四肢抽动的幅度有时大有时小,眼睛凝视或上翻,牙关紧闭,有时甚至还会伴有口吐白沫的情况。整个发作过程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家长如何应对发热惊厥?
1.保持冷静,观察记录:遇到孩子惊厥,家长首先要做的是保持冷静,不要慌张。注意观察惊厥的持续时间、发作形式及伴随症状,这些信息对后续医生的诊断非常重要。
2.安全防护,避免伤害:迅速将孩子移至安全地带,移走周围的硬物或尖锐物品,以防孩子在抽搐时受伤。让孩子侧卧,以防呕吐物或分泌物堵塞呼吸道。解开衣领、裤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不要强行制止抽搐:切勿强行按压孩子或试图将任何东西放入其口中,以免造成伤害或误吸。抽搐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大多数情况下会自行停止。
4.及时降温,但避免冷敷:虽然降温不是直接治疗惊厥的方法,但可以降低体温,减少惊厥复发的风险。使用温水擦拭身体或服用退烧药物(需遵医嘱),避免使用冷水或冰块直接敷在皮肤上,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
5.迅速就医,专业指导:一旦惊厥停止,无论持续时间长短,都应立即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
就医时家长需要做些什么?
在前往医院的途中,家长要尽量保持冷静,安抚孩子的情绪。到达医院后,向医生详细、准确地描述孩子惊厥发作的情况,这对于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至关重要。
比如,家长可以这样向医生描述:“孩子今天早上开始发烧,体温最高到 39 摄氏度。中午睡午觉的时候突然惊厥,持续了大概 2 分钟,眼睛往上翻,四肢抽动。惊厥发作前,孩子精神不太好,有点烦躁。”越详细的描述越能帮助医生了解孩子的病情。
发热惊厥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吗?
大多数情况下,单纯的发热惊厥是短暂的、良性的,不会对孩子的智力和健康造成长期影响。但如果惊厥频繁发作、持续时间较长(超过 15 分钟)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呼吸困难、意识长时间不清醒等,可能会对孩子的大脑产生一定的损害。
如何预防发热惊厥的发生?
1.控制体温:孩子发热时,家长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可以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当体温超过 38.5 摄氏度时,可根据孩子的体重和年龄,给孩子服用适量的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2.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为孩子提供均衡的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让孩子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鱼肉、蛋类等。确保孩子有充足的睡眠,这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系统的修复。鼓励孩子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户外活动、游戏等,增强体质。
3.预防感染: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避免孩子接触感染源,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总之,发热惊厥虽然看似可怕,但只要家长们充分了解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就能在关键时刻保护好孩子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