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静  单位:四川万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10
670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产生的肠毒素耐热性强,即使高温烹饪也可能残留,易导致恶心、呕吐、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尤其是夏秋季气温较高、湿度较大,适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繁殖,人们食用生冷食物或储存不当的食品,更易增加细菌污染和毒素产生的机会。以下我们一起来了解金葡菌,并做好针对性预防措施,帮你筑牢饮食安全防线:

金葡菌的特点

1.生物学特性:革兰氏阳性球菌,显微镜下呈葡萄串状排列,无芽孢,部分菌株有荚膜。生存能力强,可在10%~15%的高盐环境中生长。在4℃冰箱中仍可缓慢繁殖,高温下(80℃加热30分钟可杀灭,但毒素耐热)。在20~37℃繁殖最快,pH值4.5~9.8的环境中均可生长。

2.致病性:产生肠毒素是引发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耐热、耐酸,少量即可导致呕吐、腹泻。其他毒素如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表皮剥脱毒素等,可引起皮肤感染、败血症等。

3.感染途径:通过污染食物摄入肠毒素,导致食物中毒。也通过皮肤伤口、黏膜感染,严重可引发败血症、脑膜炎。

4.分布与传播特点:自然界广泛存在,土壤、空气、污水中常见。约30%~50%健康人鼻腔、皮肤、肠道携带金葡菌,是重要传染源。从业人员手部、鼻腔携带细菌,直接接触熟食或通过飞沫污染食材。生熟食材共用砧板、刀具,或储存不当均可导致细菌扩散。

5.在食品安全中的关键风险:隐蔽性污染,污染食材后无明显变质迹象(如无异味、变色),仅依赖感官难以判断;毒素耐热,肠毒素经普通烹饪加热后仍可能残留。

易被金葡菌污染的食物

1.高蛋白类食物:肉类及制品,尤其是凉拌肉、卤味等常温存放的熟食。

蛋类及制品,生鸡蛋、破损的鸡蛋易被细菌侵入。乳制品,牛奶、奶酪、奶油、冰淇淋,未冷藏或开封后久放易滋生细菌。

2.淀粉类及高碳水食物:剩饭、凉面、炒粉,淀粉为金葡菌提供繁殖能量,冷却后存放易污染。土豆、红薯等根茎类煮熟后若未及时冷藏,常温下易成为细菌温床。

3.含油脂或高糖食物:油脂虽能延缓油炸食品细菌生长,但金葡菌仍可产生毒素。甜点及酱料,奶油蛋糕、沙拉酱、蜂蜜(尤其是天然未杀菌的蜂蜜),高糖环境也可能暗藏风险。

4.即食或剩菜类:凉拌菜无须加热直接食用,若食材处理不当或储存不当,易被污染。剩菜剩饭,反复加热或室温放置超2小时的菜肴,细菌可能已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

防止金葡菌污染措施

金葡菌食物中毒的预防需从控制细菌污染、抑制毒素生成及彻底消除病原体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食品加工人员管理:患有化脓性感染、呼吸道感染或皮肤伤口的工作人员,应调离食品加工岗位。操作前严格洗手消毒,佩戴手套或口罩,避免直接接触即食食品。

2.控制原料污染源:选用新鲜动物性食品(如乳、肉、禽、蛋),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原料乳或带伤口的动物产品。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分开使用刀具、砧板及容器。

3.抑制毒素生成:熟食或易腐食品应快速冷却(2小时内从60℃降至20℃以下),并在低温(≤4℃)或高温(>60℃)下保存。避免食物在危险温度带(5~60℃)长时间存放,室温下放置不超过2小时。金葡菌易在pH6~7的弱酸性至中性环境产毒,可通过调整食品酸度(如醋、柠檬汁)抑制其生长。

4.彻底灭活病原体及毒素:剩余食物食用前需彻底加热(100℃持续30分钟以上),金葡菌毒素耐高温,需延长加热时间以破坏毒素。饭菜建议最好一次性食用完毕,避免反复加热。

5.加强食品卫生监测:定期对食品加工环境、餐具进行消毒,并重点检查高风险食品(如乳制品、肉类、冷荤凉菜、含乳脂的糕点、冰激凌、熏肉等),严格把控卫生条件。

金葡菌的威胁在于其产生的耐热肠毒素(普通加热难以破坏),因此日常生活中,预防重点是阻止细菌在食材中繁殖并产生毒素,注意低温储存、生熟分开、现做现吃、避免食用高危食物,能最大程度降低餐桌上的污染风险,守护家人饮食安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