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对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缓解压力及促进心理健康益处良多。然而,运动过程中,尤其在高强度或极限运动中,创伤和意外事故难以完全避免。掌握正确的紧急救护知识,能够有效减轻伤害程度,甚至挽救生命。这不仅是运动爱好者的必备技能,也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保障。
一、紧急救护黄金法则:安全 > 评估 > 行动
1. 安全第一:
首先观察现场环境,排除滚落物、失控车辆、电气设备等危险因素。
确认现场安全无误后,方可接近伤员。
2. 快速评估:
立即判断伤员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
无意识、无呼吸: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尽快开始心肺复苏(CPR)。
有意识/有呼吸:评估具体伤情。
3. 果断行动:
根据伤情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如止血、固定、处理休克等)。
在施救过程中保持冷静,同时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援助。
二、常见运动创伤的紧急救护措施
1. 严重出血:快速止血是首要任务
伤员体位:让伤员平躺或坐下,暴露伤口。
直接压迫:用干净的布料(如纱布、衣物)覆盖伤口,用手掌根部施加稳定、持续的压力。
抬高伤肢:若出血点在四肢,将伤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以减缓出血。
止血带(慎用):
仅当直接压迫无效(如动脉喷射性出血、伤口位置特殊无法压迫)时考虑使用。
绑扎位置:靠近伤口近心端(靠近躯干一侧)。
记录时间:必须记录止血带绑扎的精确时间。
尽快送医:使用止血带后,务必尽快将伤员送往医院,途中不可轻易松开。
2. 疑似骨折:固定是关键,避免二次损伤
禁止活动:切勿让伤员活动伤肢或负重。
制动固定:用夹板、硬纸板、树枝等物品,或利用健侧肢体/躯干,固定伤处上下方的关节,防止移动。
冷敷:冰袋冷敷伤处以减轻肿胀和疼痛(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
加压包扎(可选):对闭合性骨折,可用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包扎伤处周围,帮助控制肿胀。
开放骨折:先按上述方法止血,再用清洁敷料覆盖伤口。
特殊部位(脊柱/骨盆骨折):
严禁随意挪动!
让伤员保持被发现时的姿势(尤其怀疑颈椎伤时需固定头部),或平卧在硬质平面上等待专业救援。
3. 关节扭伤(韧带损伤)与肌肉拉伤:PRICE原则
P - Protection (保护):立即停止运动,保护受伤部位免受进一步伤害。 R - Rest (休息):让受伤部位充分休息,避免活动。
I - Ice (冰敷):伤后24-48小时内,尽早用冰袋冷敷伤处(每次15-20分钟,每1-2小时一次),减轻疼痛和肿胀。
C - Compression (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对伤处进行适度加压包扎,帮助消肿。注意:包扎不宜过紧,以免阻碍血液循环(观察肢体末端颜色、温度、感觉)。
E - Elevation (抬高患肢):将受伤肢体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减轻肿胀。
4. 皮肤擦伤与撕裂伤
冲洗清洁:用大量清洁的流动水(如生理盐水、饮用水)彻底冲洗伤口,冲走泥沙等异物。
止血:如有出血,采用直接压迫法止血。
消毒(周围):伤口清洁后,用温和的消毒剂(如碘伏)涂抹伤口周围皮肤。切勿将消毒剂直接涂入伤口内部。
覆盖包扎:用无菌纱布或敷料覆盖伤口,保持清洁干燥。
深/重撕裂伤:伤口深、长、污染重或无法自行止血者,务必尽快就医进行清创缝合等专业处理。
三、必须立即就医或呼叫急救的情况
1. 危及生命的体征:伤员意识丧失、无呼吸或心跳 — 立即启动CPR并拨打120。
2. 疑似脊柱损伤:出现颈背部剧烈疼痛、肢体麻木无力、感觉异常、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时 — 严禁移动伤员,保持其稳定,立即拨打120。
3. 严重出血不止:直接压迫法无法有效止血,或怀疑是动脉出血(鲜红色血液呈喷射状)。。
4. 严重骨折:开放性骨折(骨头刺出皮肤)、多发性骨折、关节严重畸形、需要复位的骨折。
5. 其他危急情况:头部遭受重击后意识模糊、剧烈呕吐、抽搐;胸部外伤后呼吸困难;腹部外伤后剧痛、腹肌紧张等。
温馨提示:
运动场上的意外虽难预料,但及时、正确的紧急救护是保护生命、防止伤情恶化的关键。遇到突发状况时,请务必保持冷静,运用所学知识科学施救,并第一时间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生命宝贵,分秒必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