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无小事:从预防护理入手
唐子媛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在大型医院中,消毒供应中心是非常重要的区域,能够为各个科室和手术室提供无菌设备,确保医疗系统的正常运转。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可能会面临一些职业危害,比如噪音污染、化学污染、锐器损伤等,因此需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
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消毒供应中心的常见职业危害与预防措施,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消毒供应中心的常见危害
1. 物理危害
消毒供应中心最常见的物理危害就是锐器损伤。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多种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灭菌以及包装等一系列工作,但一些器械比较精密且锐利,在拆装或清洗过程中很容易划伤手部或其他部位。同时,噪音污染也是需要引起人们注意的,在消毒供应中心,一些设备噪音非常大,工作人员需要长时间在高分贝环境中工作,可能会对听力造成一定损伤。除此之外,工作人员需要接触一些高温物品,比如在消毒时需要对一些器材进行高温处理,如果不慎可能会出现烧烫伤。
2. 化学危害
化学危害主要体现于化学消毒剂和清洗剂。其中,很多医疗器材都需要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处理,比如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等等,这些消毒剂均存在一定刺激性。然而在消毒期间,这些消毒剂可能会刺激到工作人员的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从而对器官功能造成一定损伤。在清洗过程中,工作人员也会使用一些清洗剂,但部分清洗剂会含有一定有毒成分,比如常见的多酶清洗剂,工作人员在长期接触这些清洗剂时,也可能因接触这些有毒成分而对身体造成一定损害。
3. 生物危害
在医院中,有很多容易传播的病原体,比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等,而这些病原体都有一种特点——血液传播。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操作时,一些设备会沾到患者的血液,而工作人员在清洗这些设备时如果不慎被划伤,可能会由于血液接触导致感染疾病。同时,在消毒和清洗期间,工作人员还可能会面临着气溶胶污染,由于设备老化或操作不当等问题,这些气溶胶可能会接触到工作人员的身体,而一旦气溶胶内含有病原体,则可能会导致病原体传播。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的预防护理
1. 预防物理危害
在工作期间,工作人员一定要仔细、认真,严格按照要求对医疗器械进行拆分、清洗以及消毒、灭菌、包装等工作,尤其是一些比较尖锐的物品,需要多加小心,避免被锐器划伤。在进入消毒供应中心后,工作人员应当按照规章制度穿着防护服,避免高温烧烫伤,医院也可以对消毒、灭菌等设备进行更新,尽量减少噪音污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佩戴耳塞来降低噪音,从而减少听力受到的损伤。
2. 预防化学危害
首先,工作人员在上岗之前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尤其是要认识到化学用品的危害,并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使用方法不当而出现化学危害。其次,工作人员同样要做好防护措施,除了穿戴防护服外,还要佩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以及防护口罩等物品,避免有毒物质接触到皮肤、眼睛、口腔等部位,从而预防化学危害。最后,医院应当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健康体检,判断是否存在因工作引起的健康问题,如果存在潜在风险也需要及时干预治疗。
3. 预防生物危害
在接触被污染的医疗器械时,工作人员应当穿戴防护服和佩戴一次性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引起疾病感染。其次,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手部卫生工作,勤洗手,尤其是接触患者和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前后都要采用“六步洗手法”有效清洁手部。同时,工作人员在平时也应当提高警惕,尽量不要留指甲或佩戴首饰,一旦防护服破损应当立刻更换。最后,医院还需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毒、细菌等微生物传播的风险。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可能会面临一些职业危害,希望工作人员能够做好预防护理措施,减少职业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