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美红  单位:阳江市人民医院 乳腺外科  发布时间:2025-08-26
516

乳腺手术是治疗乳腺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的科学护理对康复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伤口管理、生活习惯调整、复查随访及心理支持四个方面,为患者提供系统、实用的护理指导。

一、伤口照料:细节决定康复质量

1. 基础护理原则

术后伤口需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污染。建议每日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伤口周围皮肤,避免直接触碰切口。敷料更换需遵循医嘱,通常每2-3天更换一次,若发现敷料渗血、渗液或异味,应立即就医。

2. 引流管管理

部分患者需留置引流管以排出皮下积液。护理时需确保引流管通畅无扭曲,记录每日引流量及性状。正常情况下,术后3-5天引流量逐渐减少至每日<30ml,颜色由血性转为淡黄色。若引流量突然增加或出现脓性液体,需警惕感染或出血。

3. 特殊情况处理

感染迹象:伤口红肿范围扩大、体温>38.5℃、切口渗脓,需及时抗生素治疗。

皮下积液:表现为切口周围波动感,轻度可通过加压包扎缓解,严重时需穿刺抽液。

皮瓣坏死:切口边缘发黑、渗液增多,需清除坏死组织并换药促进愈合。

二、生活习惯调整:重建健康节奏

1. 饮食管理

营养均衡:每日摄入优质蛋白(鱼肉、鸡蛋、豆制品)60-80g,搭配维生素C(猕猴桃、西蓝花)促进胶原合成。

禁忌清单:避免辛辣(辣椒、生姜)、活血类食物(当归、红花),减少高糖高脂饮食以控制体重。

特殊人群:化疗患者建议少食多餐,放疗期间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胡萝卜、菠菜)保护皮肤。

2. 运动康复

渐进式训练:术后24小时开始手指屈伸运动,3天后逐步增加腕关节、肘关节活动;1周后进行肩部前屈(<30°),2周后开展爬墙运动(每日3组×10次)。

禁忌动作: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3kg)、扩胸运动或上肢剧烈活动,防止牵拉伤口。

淋巴水肿预防: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需穿戴压力袖套,避免术侧肢体测量血压或静脉采血。

3. 睡眠与体位

建议采用仰卧或健侧卧位,在术侧手臂下垫软枕减轻牵拉感。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避免熬夜影响组织修复。

三、复查随访:长期健康管理的关键

1. 复查周期

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一次,项目包括乳腺超声、肿瘤标志物(CA153、CEA)、肝肾功能。

术后2-5年:每6个月复查,增加胸部CT、骨密度检测。

5年后:每年全面复查,含乳腺钼靶、头颅MRI等。

2. 自我监测要点

异常信号:新发乳房肿块、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溢液(血性/浆液性)、骨痛或持续性头痛。

记录习惯:建立康复日记,记录体温、伤口变化、用药反应及运动情况,便于医生调整方案。

3. 特殊检查注意事项

肝功能检查:需空腹8-12小时,检查前3天避免饮酒及高脂饮食。

骨密度检测:检查前24小时停用钙剂,做过钡餐透视者需间隔3天。

PET-CT检查:禁食4-6小时,检查前大量饮水充盈胃肠道。

四、心理支持:从创伤到重生的桥梁

1. 情绪管理策略

正念练习:每日10分钟深呼吸或冥想,聚焦当下感受而非疾病困扰。

艺术疗愈:通过绘画、音乐缓解焦虑,部分医院开设乳腺康复艺术工作坊。

家庭沟通:家属应避免过度保护,鼓励患者参与轻度家务(如叠衣服),逐步恢复社会角色。

2. 专业支持途径

心理咨询:若持续情绪低落超过2周,可联系医院心理科进行认知行为疗法(CBT)。

病友社群:加入乳腺癌康复微信群或线下互助小组,分享非药物止痛技巧(如冷敷、穴位按压)。

性健康指导:术后4周内避免性生活,恢复期需与伴侣沟通,使用水溶性润滑剂减轻不适。

五、长期健康管理:降低复发风险

1. 药物依从性

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需长期服用内分泌药物(如他莫昔芬),不可擅自停药。化疗期间严格避孕,建议使用非激素类避孕方式(如避孕套)。

结语:乳腺术后护理是一场需要耐心与科学指导的持久战。通过精细的伤口管理、合理的生活调整、规律的复查随访及全面的心理支持,患者不仅能加速身体康复,更能重建生活信心,拥抱高质量的生存状态。记住,每一次对护理细节的坚持,都是对未来健康的投资。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