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人九痔” 这句老话常被提起,不少人得了痔疮后,总想着 “忍忍就过去了”,盼着它能自己好。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痔疮到底能不能自愈?今天就用大白话来讲讲痔疮的那些事,让您心里有个数。
一、先搞懂:痔疮是怎么长出来的?
说通俗点,痔疮就像肛门周围的 “小肉球”,有的长在肛门里面(内痔),有的露在外面(外痔),还有的里外都有(混合痔)。这些 “小肉球” 其实是肛门周围的血管丛静脉曲张了,正常情况下它们默默无闻,可一旦受到刺激,血管就会充血、肿胀,甚至变粗变大,形成一个个凸起,这就是痔疮。人直立行走所付出的代价。
为啥这些血管会 “闹事” 呢?最常见的原因有这几个:
1.蹲厕所太久:很多人喜欢蹲厕所时看手机,一蹲就是半小时,肛门周围血管长时间受压,容易充血肿胀。
2.便秘或拉肚子:便秘时用力排便,会让肛门血管压力骤增;拉肚子时频繁擦拭肛门,会刺激局部皮肤和血管,两者都会诱发痔疮。
3.久坐久站:上班族、司机等人群,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肛门周围血液循环变慢,血液容易淤积形成痔疮。
4.饮食不当:经常吃辛辣刺激、油炸油腻的食物,喝水少、吃菜少,肠道蠕动慢,也会让痔疮找上门。
5.怀孕生小孩:很多宝妈发现本来没有痔疮的,生了小孩就很明显了。因为怀孕压迫到盆腔,使血液循环不畅。雌激素的分泌也会加重静脉曲张。
二、痔疮能自己好吗?分情况来看
其实,痔疮能不能自己好,主要看它的 “脾气”—— 也就是严重程度。
如果是刚出现的轻微痔疮,偶尔大便后肛门有点痒或者擦屁股时纸上带点血,但没有明显的肉球,这种情况下只要及时调整生活习惯,是有可能自己好的。比如不再久蹲厕所,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少吃辛辣食物,坚持几天,肛门周围的血管肿胀消退了,症状可能就悄悄 “溜走” 了。
但要是痔疮已经长出了明显的肉球,或者经常出血、疼痛,甚至肉球脱出来收不回去,这种情况就很难自己好了。就像吹胀的气球,气放出去后可能还会有点瘪,但很难完全恢复成原来的样子。这时候如果还硬扛着,不采取措施,痔疮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比如出血变多导致贫血,或者肉球卡在肛门外引起剧烈疼痛,最后不得不手术解决。
三、这些方法能帮痔疮 “消停”
就算痔疮不能完全自己好,只要用对方法,也能让它 “老实” 下来,减轻痛苦:
1.做好日常护理
保持肛门清洁: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肛门,或者用湿厕纸擦拭,避免用粗糙的卫生纸反复摩擦,减少刺激。
温水坐浴:每天晚上用 40℃左右的温水坐浴 5-10 分钟,能促进肛门周围血液循环,缓解肿胀和疼痛。就像给痔疮 “敷热毛巾”,舒服又有效。
别久蹲厕所:上厕所时专心点,别玩手机,尽量把时间控制在 5 分钟以内,减少肛门血管受压的时间。
2.调整饮食和排便习惯
多吃 “通肠” 食物:每天吃够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比如芹菜、菠菜、苹果、香蕉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能让大便变软,减少排便时对肛门的刺激。
多喝水:每天喝 1500-2000 毫升水,相当于 3-4 瓶矿泉水,让肠道保持湿润,避免大便干结。
定时排便:养成每天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比如早上起床后或饭后,别憋着,不然大便在肠道里待久了会变干,排便时更费力。
3.必要时用点药
如果痔疮有点疼或出血,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点痔疮膏、痔疮栓,这些药物能起到消肿、止血、止痛的作用,就像给痔疮 “消炎降温”,让它慢慢缩小。但要注意,药物只是缓解症状,并不能彻底消除痔疮,别指望靠吃药就能让肉球完全消失。
四、出现这些情况,别犹豫赶紧去医院
虽然大多数痔疮不用手术,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及时去看医生:
便血越来越多,每次大便都滴血甚至喷血,感觉头晕、乏力(可能已经贫血);
肉球脱出来后收不回去,肛门周围肿痛厉害,坐立难安;
肛门周围出现硬块,疼痛剧烈,可能是血栓痔形成或感染了。
医生会根据痔疮的严重程度,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比如药物治疗、微创治疗,严重的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别觉得 “不好意思” 或害怕手术,早治疗才能少受罪。
结语
轻度痔疮及时调习惯,可能自己好;中重度的别硬等,越拖越遭罪。有问题别害羞,早处理早轻松,毕竟不疼、不便血,才能好好吃饭、好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