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丽均  单位:四川省丹棱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7
461

在呼吸科疾病治疗领域,肺功能康复至关重要,而肠道菌群调节干预正逐渐展现出对其治疗效果的潜在影响。

肠道菌群与肺部虽看似距离遥远,实则通过“肠 - 肺轴”紧密相连。肠道菌群能影响免疫系统,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可训练免疫系统精准识别外来病原体,不过度反应。一旦失衡,免疫系统可能会误判,对肺部组织发起攻击,引发或加重呼吸疾病,影响肺功能康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康复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国内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肺部健康存在密切联系,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肠道 - 肺轴”参与肺部疾病进展。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优化肺功能康复效果,成为呼吸领域的研究热点。

从潜在影响来看,调节肠道菌群有助于改善呼吸疾病患者的肺功能。研究发现,某些益生菌干预可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炎症反应,提升呼吸功能。哮喘患者在接受特定肠道菌群调节后,发作频率有所降低。

肠道菌群与呼吸疾病的关联

肠道菌群通过代谢产物、免疫调节等途径影响肺部健康。《中国呼吸与危重症监护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COPD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低于健康人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丰度下降,而肠杆菌科等条件致病菌比例增加。[2]这种菌群失衡可激活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肺部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异常活化,加重气道炎症和肺组织损伤。

肠道菌群调节干预方式

 益生菌干预

临床研究证实,补充益生菌可改善呼吸科患者肺功能。一项纳入200例COPD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连续8周服用双歧杆菌联合嗜酸乳杆菌制剂,可使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提升12.3%,急性发作次数减少31%。[3]益生菌通过调节Th1/Th2免疫平衡,抑制促炎因子(如TNF-α、IL-6)释放,从而减轻肺部炎症。

益生元干预

益生元可选择性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报道,给予哮喘患儿低聚果糖干预3个月后,肠道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增加,血清IgE水平下降28%,喘息症状缓解率提升至76%。[4]其机制可能与短链脂肪酸(如丁酸)生成增加,调节Treg细胞功能有关。

饮食结构调整

高膳食纤维饮食可优化肠道菌群组成。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富含全谷物、蔬菜的饮食方案,可使呼吸科患者肠道菌群中普氏菌属比例上升,促进抗炎因子IL-10分泌,改善呼吸功能。[5]此外,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有助于降低肠道通透性,减少内毒素移位。

肠道菌群调节干预的作用机制

调节免疫功能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可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调节免疫细胞分化。丁酸通过增强Treg细胞活性,抑制Th17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丙酸可调节树突状细胞功能,降低肺部免疫细胞过度活化。[1]

改善肠道 - 肺轴平衡

调节后的肠道菌群可修复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脂多糖(LPS)等内毒素进入循环系统。LPS水平降低可减少肺部TLR4信号通路激活,缓解气道炎症和黏液高分泌,促进肺功能恢复。[2]

抑制炎症反应

肠道菌群失调可激活NF-κB炎症通路,而益生菌通过分泌抗菌肽、竞争黏附位点等方式,抑制致病菌生长,降低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延缓肺组织损伤进展。[3]

结论

肠道菌群调节干预通过多途径改善呼吸科患者肺功能康复效果,但目前研究仍存在干预方案标准化不足、长期疗效不明确等问题。未来需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探索个性化肠道菌群调节策略,为呼吸疾病康复治疗提供新的突破方向。

通过饮食调整、补充益生菌、益生元或实施粪菌移植等手段调节肠道菌群,已成为呼吸科肺功能康复治疗研究热点。未来,随着对肠道菌群与肺功能关系的理解不断深入,有望为呼吸疾病患者肺功能康复开辟新途径,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