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丽琳  单位:乐山市中医医院肾病科  发布时间:2025-08-15
109

肾脏如同身体的 “净化工厂”,每天过滤约 180 升血液,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但这个强大的器官可能在数小时至数天内突然 “罢工”,这就是急性肾衰竭(又称急性肾损伤)。它以 “急骤恶化” 为特点,若错过早期信号,可能导致永久肾功能损伤。了解这些危险信号和诱因,才能为肾脏争取抢救时间。

肾脏突然 “罢工” 的三大诱因

急性肾衰竭按病因可分为三类,各有明确高危因素。

肾前性因素最常见,约占 50%-60%,源于肾脏 “供血不足”。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导致脱水,或心力衰竭、休克等,会使肾脏血流量骤减。长期服用降压药的老年人若突然加大剂量,可能因血压过低引发损伤;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导致渗透性利尿,也易因脱水诱发急性肾损伤。

肾性因素直接损伤肾脏本身,药物中毒和感染是主因。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某些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会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蜂蜇、鱼胆中毒等也可能引发急性肾小管坏死。此外,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会因免疫复合物沉积损伤肾小球,导致肾功能急骤下降。

肾后性因素源于 “尿路梗阻”,如肾结石、前列腺增生、肿瘤等压迫尿路,使尿液无法排出,肾盂内压力升高,反向损伤肾实质。这类若能及时解除梗阻,肾功能多可恢复,但梗阻超过 48 小时未处理,可能造成不可逆损伤。

身体发出的五大 “求救信号”

急性肾衰竭的早期信号常被忽视,但其 “隐性危害” 致命。

尿量骤减是最直观信号。健康成人每天尿量约 1000-2000 毫升,若突然降至 400 毫升以下(少尿),甚至少于 100 毫升(无尿),需立即就医。约 20% 的患者尿量正常(非少尿型),但肾功能已严重受损,需通过血肌酐检测发现——发病 48 小时内血肌酐升高超 0.3mg/dl,或 7 天内升至基础值 1.5 倍以上,即可诊断。

全身水肿是水钠潴留的典型表现。肾脏无法排出多余水分,导致眼睑、下肢水肿,严重时出现胸水、腹水,表现为胸闷气短、腹胀。曾有患者因 “不明原因下肢水肿” 就诊,检查发现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 3 倍,确诊为药物导致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消化系统症状常被误认 “胃病”。肾功能衰竭时,尿素氮等毒素蓄积,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约 30% 的患者因这些症状先到消化科就诊,延误诊治。若同时伴随乏力、尿量减少,需警惕肾功能问题。

电解质紊乱引发全身不适。高钾血症最危险,表现为口唇麻木、四肢无力、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心跳骤停;代谢性酸中毒则引发深大呼吸、精神萎靡。这些提示肾功能损伤已至严重阶段,需紧急透析。

皮肤瘙痒与意识改变多出现在晚期。尿素霜沉积在皮肤表面引发瘙痒,毒素透过血脑屏障可能导致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此时肾功能已严重衰竭,需立即启动替代治疗。

黄金救治期:早发现就能逆转

急性肾衰竭的预后与救治时机密切相关,在肾功能未完全坏死前干预,约 50%-70% 的患者可恢复正常肾功能。

去除诱因是首要措施。肾前性需快速补液纠正脱水,调整降压药;肾后性需通过手术或内镜解除梗阻;肾性需立即停用肾毒性药物,使用解毒剂。

支持治疗为肾脏修复争取时间。少尿期需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出为入”,前一天尿量加 500 毫升为当日饮水量);高钾血症需用葡萄糖酸钙、胰岛素等降低血钾,必要时紧急透析;营养支持以优质低蛋白饮食为主。

透析治疗是重症患者的 “救命稻草”。当出现严重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急性肺水肿、严重代谢性酸中毒(pH<7.2)时,需紧急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透析能为肾脏修复创造条件,多数患者在透析数周至数月后,肾功能可逐渐恢复,无需长期透析。

预防关键在于: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腹泻呕吐时及时补液;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肾功能;有尿路结石病史者定期复查。

肾脏代偿能力极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 “罢工”。及时抓住信号,就能在黄金救治期内逆转肾功能,避免走向慢性肾病终末阶段。保护肾脏,经不起 “等一等” 的拖延。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