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琴  单位:泸县云锦镇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7-16
735

“我是谁?这里是哪里?”当家中老人反复问出这些问题时,很多人会以为是“老糊涂”,却可能忽视了一种潜在的严重疾病——阿尔茨海默病。作为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它正悄然侵蚀着越来越多老年人的记忆与尊严。深入了解这种疾病,学会科学应对,是每个家庭都需要补上的一课。

阿尔茨海默病的“真面目”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核心特征是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老年斑”,以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神经纤维缠结”。这些病变会逐渐破坏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导致大脑萎缩,最终丧失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这种疾病并非正常衰老的必然结果。正常老人的记忆力减退通常是缓慢且轻微的,不会影响日常生活;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衰退是进行性的,会逐渐出现记忆、语言、计算、判断等多方面能力的全面下降,甚至出现人格改变和精神症状。据统计,我国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1500万,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上升。

疾病发展的“三部曲”

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表现各有特点:

早期(1~3年):最突出的症状是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障碍。患者可能刚说完的话就忘、反复问同样的问题、忘记钥匙、钱包等物品的位置,甚至记不住家人的名字。部分患者会出现语言表达困难,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或出现轻微的人格改变,如变得多疑、自私、易怒。

中期(2~0年):认知障碍进一步加重。远期记忆也开始受损,患者可能忘记自己的生日、家庭住址,甚至认不出家人。语言功能严重退化,可能出现胡言乱语或沉默寡言;空间定向能力丧失,在家中也会迷路,出门后无法回家。此外,还可能出现明显的精神行为异常,如幻觉、妄想、夜间游走、攻击性行为等,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下降,需要家人协助穿衣、进食、洗漱。

晚期(8~12年):患者完全丧失自理能力,卧床不起,无法与人交流,大小便失禁。由于长期卧床,容易并发肺部感染、压疮、营养不良等并发症,最终因并发症危及生命。

诊断与治疗:早发现是关键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认知功能评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常用的认知评估工具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可初步筛查认知功能障碍。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能显示大脑海马体等关键区域的萎缩情况,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目前尚无根治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但早期干预能延缓病情进展。常用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利伐司他明)和NMDA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这些药物能改善认知功能和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除药物治疗外,非药物干预同样重要,如认知训练(记忆游戏、逻辑推理练习)、音乐疗法、社交活动等,能帮助患者维持残存的认知功能。

家庭照护:科学照护,守护尊严

安全防护:家中环境要进行适老化改造,安装扶手、防滑垫、移除尖锐家具和杂物;将门窗安装安全锁,防止患者走失;重要物品(如药品、刀具)放在患者不易接触的地方。可给患者佩戴带有定位功能的手环,万一走失能及时找回。

日常照护: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帮助患者养成定时进食、睡眠、排便的习惯;提供易咀嚼、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患者呛咳或误吸;协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清洁,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预防压疮和感染。

认知与情感支持:与患者交流时要用简单、清晰的语言,放慢语速,耐心倾听;多提及患者熟悉的人和事,帮助唤起记忆;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衣、吃饭,增强其自信心。家属要调整心态,避免因患者的异常行为而焦虑、愤怒,必要时寻求专业照护机构或心理支持。

阿尔茨海默病虽然残酷,但早发现、早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家人,我们既要正视疾病的严重性,也要用科学的方法和温暖的陪伴,帮助患者抵御记忆的衰退,守护他们最后的尊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