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燕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8
304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却也暗藏感染风险。医院感染指的是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既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也涵盖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才显现的感染。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都有数百万的患者遭受医院感染的困扰。对于住院患者而言,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意义重大,这不仅直接影响着自身的康复进程,更是守护生命健康的关键举措。

了解医院感染的常见途径

医院感染的发生,往往经由多种途径。接触传播是最为常见的传播方式。患者无论是与携带病菌的医护人员、病友直接接触,还是触碰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床单被罩等物品,都有可能被感染。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以血压计袖带为例,如果未经过严格消毒,就极易成为病菌传播的媒介。

空气传播同样不容忽视,微小的病原体粒子能够借助空气流动扩散,尤其在医院病房这类相对封闭、通风欠佳的空间内,例如肺结核等疾病可通过空气传播,因此加强环境通风管理与个人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此外,还有飞沫传播和医源性传播。飞沫传播与空气传播类似,不过飞沫颗粒相对较大,传播距离较短(颗粒大但传不远);而医源性传播则是由于医疗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例如侵入性操作时消毒不彻底等情况,都可能引发感染。

个人防护是关键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个人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勤洗手是重中之重,在接触公共物品后、用餐前、如厕后,都要用肥皂液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若没有流动水,也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防止口腔细菌滋生引发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擦身,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更要注意防止压疮,避免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2.正确佩戴口罩

口罩能有效阻挡飞沫传播,在医院病房、走廊等人员密集区域,以及接受检查、治疗等操作时,都应正确佩戴口罩。佩戴时要确保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调整鼻夹使其贴合面部,避免漏气。口罩使用后要及时更换,不可重复使用,以免口罩上吸附的病菌造成二次感染。

3.增强自身免疫力

住院期间,患者身体较为虚弱,此时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抵御病菌入侵。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作息,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与恢复。合理饮食也至关重要,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保证营养均衡。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活动,如在病房内散步、做简单的康复训练等,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提升自身免疫力。

配合医护人员的规范操作

1.了解治疗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接受各项治疗和检查前,患者应主动向医护人员了解操作流程、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注意事项。例如,在进行静脉输液时,要清楚如何保护穿刺部位,避免沾水和外力拉扯;在进行侵入性操作前,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术前准备,如皮肤消毒、禁食等,确保操作安全顺利进行。

2.监督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

患者有权监督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在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时,注意观察他们是否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如是否洗手、戴口罩和手套,医疗器械是否经过严格消毒等。一旦发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要及时礼貌地提出疑问,保障自身安全。

全力维护病房环境安全

1.保持病房清洁通风

病房是患者住院期间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保持病房清洁通风十分重要。患者应主动参与病房卫生维护,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让新鲜空气进入病房,降低空气中病菌浓度。同时,要注意病房内物品摆放整齐,避免杂物堆积滋生细菌。

2.合理控制探视频次

过多的探视人员会显著增加病房内的人员流动,进而加大病菌传播的风险。患者和家属应主动与亲友沟通,减少不必要的探视。若确有探视需求,要提醒探视人员严格遵守医院规定,比如佩戴口罩、洗手等,防止将病菌带入病房。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而言,更要严格限制探视人数和时间,为自身康复营造安全的环境。

预防医院感染,需要患者、医护人员和家属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只要我们深入了解感染途径,切实做好个人防护,积极配合医护操作,用心维护病房环境,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希望每一位住院患者都能高度重视医院感染预防工作,积极行动起来,为自己的康复之路筑牢安全防线。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