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郑蓉  单位:汶川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1
274

人体的健康状况往往会通过各种细微之处传递信号,而尿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 “健康信使”。看似普通的尿液,实则蕴含着丰富的身体信息。尿常规检验,作为一项基础又关键的医学检查,能像一把精准的钥匙,打开通往身体内部健康状况的大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尿常规检验,学会识别尿液里的健康信号。

1.揭秘尿常规检查必知项

①颜色异常别大意,尿液在 “说话”!

正常尿液颜色多为淡黄色至琥珀色,这是源于尿色素。当尿液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时,往往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如果尿液呈浓茶色,可能是胆红素含量超标,正常尿液胆红素应为阴性,阳性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疾病;若呈现洗肉水色或红色,提示可能存在血尿,正常尿液中红细胞每高倍镜视野应少于 3 个,超过此数值,可能与泌尿系统结石、炎症、肿瘤等有关;乳白色尿液可能是脓尿或乳糜尿,正常尿液白细胞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 5 个,若白细胞增多,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尿液颜色的细微变化,都可能是身体潜在疾病的外在表现,不容忽视。

②蛋白阳性不简单,肾脏可能在求救

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是反映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尿液蛋白质定性为阴性,定量<0.15g/24h。当尿常规检查显示蛋白阳性,意味着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可能出现问题。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会使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原本不能通过的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肾小管疾病则会影响蛋白质的重吸收,也会造成尿蛋白升高。长期的蛋白尿不仅会加速肾脏损伤,还可能引发水肿、低蛋白血症等一系列并发症。一旦发现蛋白阳性,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尽早治疗以保护肾脏功能。

③红白细胞超标,泌尿感染要警惕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红细胞应维持在每高倍镜视野0-3个,而白细胞则应在每高倍镜视野0-5个的范围内。当红细胞数量超标,尿液中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血色,即血尿,这可能是泌尿系统结石划破黏膜、炎症刺激导致血管破裂,或是肿瘤侵蚀血管引起;而白细胞增多,提示泌尿系统可能存在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白细胞作为人体的 “免疫卫士”,会在细菌入侵时大量聚集到感染部位,随尿液排出体外。此外,泌尿系统结核、外伤等情况也可能导致红白细胞同时升高。因此,发现红白细胞超标,需结合症状和其他检查,明确病因,及时进行抗感染或其他针对性治疗。

2.维护泌尿系统健康的日常小妙招

①保持充足水分

人体泌尿系统就像一套精密的 “排污系统”,而水分就是推动这套系统顺畅运行的 “动力源”。每天保证摄入 2000 毫升左右的水分,能够使尿液保持稀释状态,呈现淡黄、清澈的理想外观。足够的尿液生成量可起到自然的 “冲刷” 作用,及时将尿道和膀胱内的细菌、杂质以及可能形成结石的物质排出体外。除了白开水,也可适量饮用淡茶水,但要避免含糖饮料和酒精,它们可能增加肾脏代谢负担,不利于泌尿系统健康。

②规律排尿

膀胱具有一定的储尿功能,但过度憋尿会使膀胱壁过度扩张,降低膀胱黏膜的抵抗力,同时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膀胱内,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繁殖环境。正常情况下,建议每 2 - 3 小时排尿一次,避免膀胱内压力过高和细菌大量滋生。特别是睡前,即使没有强烈尿意,也应主动排空膀胱,这样能有效减少夜间尿液在膀胱内的停留时间,降低感染风险。

③注意个人卫生

女性尿道短而直,与肛门距离较近,大便中的细菌容易污染尿道,因此小便后需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肛门周围的大肠杆菌等细菌进入尿道引发感染。建议使用柔软、清洁的卫生纸,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用品。男性虽然尿道结构相对特殊,但同样需要重视私处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洗阴茎和阴囊,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尤其是包皮过长的男性,更要仔细清洁包皮褶皱处,防止污垢堆积滋生细菌。

3.结语

通过对尿液各项指标的细致分析,我们能够及早发现身体潜在的健康问题,防患于未然,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尿常规检验,学会从尿液中捕捉健康信号,用科学的方法守护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让健康常伴左右。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