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锦红  单位:南宁市妇幼保健院  发布时间:2025-07-30
5210

在众多妇科疾病中,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虽然“良性”听起来不那么可怕,但它对女性健康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子宫肌瘤可以引起月经紊乱、腹部不适、甚至影响生育。更重要的是,它往往发展缓慢、症状隐匿,等到发现时,已经对生活造成了实质性的困扰。对于广大女性来说,提前了解子宫肌瘤的风险因素、早期信号以及科学护理方式,是预防与管理这类疾病的关键所在。

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指生长在子宫肌层内的一种良性肿瘤,它由平滑肌细胞增殖形成,通常呈结节状。大多数子宫肌瘤不会发生癌变,但它们会随着雌激素水平的波动而生长,因此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女性,尤其是30至50岁的群体。肌瘤的大小、数量和位置不一,有的如黄豆大小,有的可达柚子甚至更大。它们可能出现在子宫壁内、子宫腔内或子宫表面,不同位置的肌瘤对身体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为什么子宫肌瘤常常“悄无声息”?

许多女性患有子宫肌瘤多年却毫不知情,这是因为早期肌瘤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肌瘤小的时候不压迫周围器官,也不影响月经,身体没有特殊变化,容易被忽略。

但随着肌瘤逐渐增大,症状会慢慢显现。最常见的表现是月经异常,比如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周期缩短等。有些人则出现下腹坠胀、排尿频繁、腰背酸痛等症状,个别患者可能还会因肌瘤压迫子宫内膜或输卵管,导致不孕或流产。

子宫肌瘤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持续作用会促进肌瘤生长;有家族史的女性患病风险更高;而肥胖、压力大、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未生育女性因受雌激素持续作用,患肌瘤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

早期筛查:保护子宫健康的第一步

早期筛查的目的,是在肌瘤尚未影响生活质量之前就发现它,从而及时干预,避免发展到需要手术的地步。最基本的检查是妇科B超,通常在月经结束后进行,能够清晰显示子宫形态和肌瘤的大小、位置。如果有症状或者超声结果不明确,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检查,比如磁共振或宫腔镜检查,以便更准确地评估病情。建议女性在30岁以后,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妇科体检,特别是月经紊乱、计划怀孕或有相关家族史的人群,应提高筛查频率。

护理干预:从生活细节做起

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避免肥胖,保持健康体重,也能有效减轻激素对肌瘤的刺激。

调整作息:长期熬夜、精神紧张会扰乱内分泌系统,间接促进肌瘤生长。建议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释放压力,增强身体的调节能力。

适度运动:每周坚持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瑜伽等,不仅能帮助控制体重,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调节激素水平,延缓肌瘤发展。

定期复查:对于未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定期检查尤为关键。一般建议每3至6个月做一次B超,观察肌瘤变化,必要时复查激素水平或进行进一步评估。

肌瘤不等于手术:科学治疗,避免过度干预

很多人一听“肌瘤”就想到手术,其实并非所有子宫肌瘤都需要切除。是否手术要根据症状是否严重、是否影响生育、是否存在恶变风险等因素综合判断。对于小肌瘤或无症状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疗方式,比如药物调节激素水平,或使用中医调理体质。如果肌瘤体积较大、症状明显,或者影响怀孕计划,则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包括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具体方案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决定。现代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一些微创手术方式(如腹腔镜、宫腔镜等)创伤小、恢复快,大大减轻了传统手术的痛苦和风险。

子宫肌瘤虽属良性,但它像一个沉默的访客,悄无声息地进入很多女性的生活,若不引起重视,可能对健康带来实质性损害。通过早期筛查、科学护理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肌瘤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女性朋友们应学会关注身体变化,不忽视月经异常、腹部不适等小细节;同时积极参与定期体检,将疾病预防关口前移。在面对子宫肌瘤时,切勿恐慌,更不要消极等待。主动应对,科学管理,才能真正远离这一常见妇科疾病,让自己更健康、更安心地走好每一个人生阶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