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欢  单位:成都市新津区宝墩镇公立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8-01
343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它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死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然而,慢阻肺并非不可防控,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我们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从慢阻肺的危害、常见诱因、早期症状、预防措施及治疗手段等方面,为大家科普如何远离慢阻肺的威胁。

一、慢阻肺的危害:沉默的“杀手”

慢阻肺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它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慢阻肺不仅会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焦虑抑郁等并发症,甚至增加肺癌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慢阻肺患者一旦急性加重,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不仅加重经济负担,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积极防治慢阻肺,刻不容缓。

二、慢阻肺的常见诱因:吸烟是“罪魁祸首”

慢阻肺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吸烟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长期吸烟(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会损伤气道和肺泡,导致慢性炎症和气流受限。据统计,约80%-90%的慢阻肺患者有吸烟史。

除了吸烟,以下因素也可能增加慢阻肺风险:

1.空气污染:长期暴露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粉尘等环境中,会损害肺部健康。

2.职业暴露:接触粉尘、化学物质(如煤矿工人、纺织工人等)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

3.遗传因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可导致慢阻肺。

4.呼吸道感染:儿童时期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能增加成年后患慢阻肺的风险。

三、慢阻肺的早期症状:警惕“温水煮青蛙”

慢阻肺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误认为是“年纪大了”或“抽烟的正常反应”。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

1.慢性咳嗽:尤其是晨起时咳嗽明显,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2.咳痰:多为白色黏液痰,感染时可能变为黄绿色脓痰。

3.气短:初期仅在剧烈活动时出现,后期可能连日常活动(如走路、上楼梯)都会感到气喘。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长期吸烟者,应尽早就医,进行肺功能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四、慢阻肺的预防:从生活细节做起

慢阻肺虽然可怕,但它是可以预防的。以下措施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1.戒烟,越早越好

戒烟是预防慢阻肺最重要的措施。无论吸烟多久,戒烟都能显著降低患病风险。对于已患慢阻肺的患者,戒烟可以减缓病情进展。

2.减少空气污染暴露

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

家中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避免长时间待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

3.职业防护

从事粉尘、化学物质相关工作的人员应佩戴防护口罩,定期体检,必要时调换工作岗位。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游泳)可以增强肺功能,提高免疫力。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气短明显时应及时休息。

5.接种疫苗

慢阻肺患者更容易感染流感、肺炎等疾病,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有效降低急性加重风险。

五、慢阻肺的治疗:早诊早治是关键

如果确诊慢阻肺,患者不必过于恐慌,现代医学已有多种手段可以控制病情:

1.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噻托溴铵等,可缓解气短症状。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中重度患者,可减少急性加重。

联合治疗:部分患者需联合使用多种药物以控制病情。

2.肺康复训练

肺康复包括呼吸训练、运动锻炼、营养指导等,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氧疗

对于严重低氧血症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可延长生存期。

4.手术治疗

极少数严重患者可考虑肺减容手术或肺移植,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六、结语:行动起来,远离慢阻肺

慢阻肺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关键在于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无论是吸烟者、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的人群,还是已有呼吸系统症状的人,都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和规范的医疗管理,我们完全有能力远离慢阻肺的威胁,拥抱健康生活

记住:戒烟、防护、早筛、科学治疗,是远离慢阻肺的四大法宝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