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敏  单位:梧州市工人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16
926

对于需要长期接受透析治疗的肾病患者而言,透析后常出现的乏力疲惫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关键问题。这种症状并非单纯由疾病本身导致,而是与透析过程中营养物质流失、电解质失衡、贫血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科学调整饮食结构、精准补充营养素,患者可显著改善身体状态,重获活力。

透析后乏力的核心诱因

透析治疗在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的同时,也会过滤掉部分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例如,单次透析可能丢失2~3克蛋白质,长期累积会导致肌肉消耗、能量代谢紊乱。此外,透析过程中可能引发电解质失衡(如低钾、低钙)、贫血加重(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毒素蓄积等问题,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疲劳。

营养补充的五大关键策略

优质蛋白:修复身体的“建筑材料”。

蛋白质是维持肌肉量、修复组织损伤的核心营养素。透析患者每日蛋白质需求量为1.2~1.5克/公斤体重,以60公斤患者为例,每日需摄入72~90克优质蛋白。推荐选择动物蛋白:鸡蛋(含所有必需氨基酸)、淡水鱼(如鲫鱼、鳕鱼)、鸡胸肉(低脂高蛋白);植物蛋白:豆腐、豆浆(适合合并高磷血症者,需控制摄入量)。案例:一位长期透析患者通过每日增加1个鸡蛋、100克鱼肉,配合适量运动,3个月后肌肉力量提升20%,乏力感显著减轻。

维生素与矿物质:能量代谢的“催化剂”。

透析患者常缺乏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叶酸及铁、钙等矿物质,这些营养素参与红细胞生成、神经传导和能量代谢。维生素B族:糙米、燕麦、全麦面包富含维生素B1,可改善神经疲劳;铁元素:鸭血、猪肝、菠菜是天然补铁佳品,配合静脉补铁剂可有效纠正贫血;钙与维生素D:牛奶、奶酪搭配户外晒太阳,可预防透析相关骨病。数据支持:补充维生素B12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平均提升15g/L,疲劳评分下降40%。

低盐低磷饮食:减轻身体负担。

透析患者肾脏排泄功能衰退,盐和磷的蓄积会引发高血压、血管钙化及皮肤瘙痒。控盐技巧:每日盐摄入≤3克,用柠檬汁、香草替代酱油调味;低磷选择:白花椰菜(磷含量仅为菠菜的1/5)、荞麦面、橄榄油;避坑指南:避免加工食品(如火腿、方便面)、高磷饮料(如可乐、奶茶)。临床观察:坚持低磷饮食6个月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下降30%,骨痛症状明显缓解。

能量密度:小体积大热量。

透析患者常因食欲不振导致热量摄入不足,需优先选择高能量密度食物。主食升级:将白米替换为燕麦、红薯(富含膳食纤维,稳定血糖);健康脂肪:坚果(如杏仁、核桃)、亚麻籽油提供必需脂肪酸;少食多餐:每日5~6餐,每餐包含蛋白质+蔬菜+碳水化合物组合。实践案例:一位患者通过每日加餐2勺花生酱、1杯全脂牛奶,体重稳定增加2公斤,体力显著改善。

抗氧化营养素:对抗炎症反应。

透析过程中氧化应激增强,补充抗氧化剂可减轻炎症。维生素C:猕猴桃、彩椒(每日摄入100~200毫克);维生素E:杏仁、葵花籽油;多酚类:绿茶、蓝莓(具有抗炎特性)。研究证据:连续补充维生素C3个月的患者,C反应蛋白(炎症指标)水平下降25%。

营养管理的三大注意事项

个体化调整:根据血检结果(如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电解质)动态调整饮食方案,例如低钾血症患者需增加香蕉、橙子摄入。烹饪方式优化:采用蒸、煮、炖代替煎炸,减少磷和脂肪摄入;肉类焯水可去除30%的磷。避免营养误区:盲目限制饮水导致脱水;依赖保健品忽视天然食物;完全素食引发蛋白质营养不良。

营养与运动的协同效应

适度运动可增强营养吸收效率。透析后2小时:进行5分钟深呼吸+10分钟拉伸,促进血液循环;非透析日:每日散步30分钟或练习八段锦,提升心肺功能;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上肢拉伸,每周2次,增强肌肉力量。

透析后的乏力疲惫并非不可逆转。通过科学饮食管理、精准营养补充及适度运动干预,患者可逐步重建身体机能,重拾生活信心。建议定期与肾内科医生、营养师沟通,制定个性化方案,让营养成为对抗疾病的“隐形武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