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家琪   单位:暨南大学附属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5805

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很多人在被诊断为冠心病后,常常感到迷茫和无助,但事实上,通过科学的康复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冠心病患者完全可以重获健康人生。

心脏康复——“重生之路”

心脏康复是在多学科团队指导下,通过康复评估,运用药物、运动、营养、心理、戒烟等干预措施,改善心脏病患者身心状况,助其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再发率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花费。

心脏康复的“三部曲”

院内康复期(I期):此阶段于患者急性期治疗后在医院开展,旨在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日常活动能力、预防并发症。医护人员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如体位管理、肢体活动指导和健康宣教。

门诊康复期(II期):患者出院后1-6个月进入此阶段,目标为恢复正常社会生活、避免心血管事件再发。患者需定期到院治疗,医护人员会制定包含有氧运动、抗阻训练的方案,并进行心理干预和营养指导。

社区/家庭长期康复期(III期):这是长期维持阶段,患者在家中或社区进行自我管理,通过定期监测、持续运动和健康饮食来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逐步实现生活自理,降低复发风险,享受高质量生活。

运动康复:冠心病患者的“活力源泉”

运动评估:为健康运动“保驾护航”

推荐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可用于评估患者的心肺适能、运动危险分层、疗效分析、康复处方制定、预后预测等。对于合并症多、心肺耐力低下或条件受限不能进行心肺运动试验的患者,可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

运动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

有氧运动是冠心病患者运动康复的主要方式。患者在完成运动耐量测试后,可进行以有氧运动为主的干预。相较于中等强度持续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可更高效地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肺耐力,改善生活质量。但高强度间歇训练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身体条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抗阻训练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身体机能,联合有氧运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抗阻训练的强度和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避免过度负荷。初期可从低强度、短时间的训练开始,逐步增加难度。每次训练前后应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拉伸,以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同时,患者应定期进行评估,确保训练效果并调整方案。

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理指标、心肺功能、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对于无法参与现代心脏康复项目的老年患者或病情较重的心脏病患者,推荐采用个性化的传统运动训练作为有氧运动方式。

心脏康复的“生活小贴士”

饮食调理:为心脏“加油”

提倡地中海饮食模式,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增加水果、蔬菜、豆类、富含纤维、多不饱和脂肪酸、坚果和鱼类的摄入,避免或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心理调节:给心脏“减压”

冠心病患者常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心理调节。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心理辅导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戒烟限酒:为心脏“清除障碍”

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患者要尽早戒烟。同时,要限制饮酒量,避免酗酒。

家庭支持:让康复“事半功倍”

家庭授权及家庭联合督导是保证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家属要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监督患者按时服药、进行康复训练等。

结语:康复是回归生活的通行证

冠心病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只要坚持正确的康复方法,冠心病患者完全可以重新拥有健康的生活,重返社会,享受美好人生。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