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周颖  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霍童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7-02
238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药物打交道。无论是头疼脑热、感冒发烧,还是慢性疾病的治疗,药物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你是否知道,错误的用药方式不仅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那些常见的用药误区,看看你是否也中招了。

误区一:自行增减药量

有些患者急于康复,擅自增加药物剂量,认为这样可以让病情更快好转;而有些患者则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自行减少药量。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药物的剂量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体重、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的,随意增减药量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导致病情加重。比如,抗生素的使用如果剂量不足或疗程不够,很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下次再使用时就可能无效 。

误区二:模仿他人用药

看到别人服用某种药物效果好,就盲目跟风,自己也去购买服用,这种行为是非常危险的。每个人的体质、病情都不同,适合别人的药物不一定适合自己。以降压药为例,不同类型的高血压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降压药,若自行模仿他人用药,不仅无法有效控制血压,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

误区三:滥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但很多人把它当成了万能药,稍有不适就服用抗生素。然而,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比如普通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服用抗生素根本起不到作用,反而会破坏体内的正常菌群,导致菌群失调,增加细菌的耐药性。

误区四:用牛奶、茶水送服药物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等成分,这些物质可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形成难以吸收的复合物,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而茶水中含有鞣酸、咖啡因等成分,同样会干扰药物的吸收。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服用的铁剂,与茶水同服时,鞣酸会与铁结合,降低铁的吸收率 。

误区五:服药时间不规律

药物的服用时间是有讲究的,不同的药物在不同的时间服用,其效果和安全性会有所不同。比如,降糖药需要在饭前或饭中服用,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而一些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则需要在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的刺激。如果服药时间不规律,不仅会影响药物的疗效,还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

误区六:忽略药物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

过期的药物不仅药效会降低,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危害。同时,药物的储存条件也很重要,高温、潮湿、阳光直射等都可能影响药物的质量。比如,一些生物制剂需要冷藏保存,如果放在常温下,很快就会失效 。

误区七:多种药物一起服用,不考虑药物相互作用

为了尽快治愈疾病,有些人会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却忽略了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有些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强药效,但更多的是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甚至产生毒性。例如,布洛芬与阿司匹林都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同时服用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

误区八:症状消失就停药

很多人在症状消失后就以为病已经好了,便擅自停药。然而,有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病情。如果擅自停药,病情很容易反弹,甚至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即使是一些普通的疾病,如感冒、咳嗽,也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整个疗程,以确保彻底治愈 。

用药安全关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了解并避免这些常见的用药误区至关重要。在用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说明书中详细标注了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关键信息,是安全用药的重要指南。同时,务必遵循医生或药师的专业指导,他们凭借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能够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的用药方案。切不可凭借过往经验或道听途说自行盲目用药,尤其是对于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用药更需谨慎。此外,用药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身体反应,一旦出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只有将这些要点牢记于心并切实做到,正确用药,才能让药物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真正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远离因用药不当带来的潜在风险 。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