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道贵  单位:洞口县黄桥镇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7-22
3198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因胰酶异常激活而引发的炎症,发病急、进展快,及时准确的检验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临床上需通过血液、尿液、影像学等多类检验,明确病因、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血液检验:基础且关键

血清淀粉酶是常用指标,发病2~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超正常值3倍结合腹痛,高度怀疑患病。但需注意,其升高程度与病情轻重不一定平行,重症患者因胰腺广泛坏死,淀粉酶可能不明显升高。血清脂肪酶特异性更高,24~72小时升高,持续7~10天,适合发病较晚者。临床常同时检测两者,提高准确性。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炎症,中性粒细胞比例超75%可能有细菌感染或病情较重。生化指标中,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可能是胆源性胰腺炎;血肌酐、尿素氮异常要警惕肾功能损伤,20%的重症患者会出现急性肾衰竭;血钙低于2mmol/L,提示胰腺坏死范围大,预后差。

尿液与粪便检验:辅助判断

尿液检验中,尿淀粉酶在发病12~24小时开始升高,持续1~2周,适合病程较长的患者。但尿淀粉酶受尿量影响较大,需结合血清指标综合判断。尿胰蛋白酶原~2检测敏感性高,在发病早期即可呈阳性,可作为急诊快速筛查指标。粪便检验虽不常用,但对慢性胰腺炎鉴别有意义。急性胰腺炎患者粪便一般无特殊改变,若病程中出现脂肪泻(粪便油腻、漂浮),需警惕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可能提示病情迁延或合并慢性病变。

影像学检验:定位与查因

腹部超声是急诊首选,能观察胰腺及周围,发现胆囊结石等胆源性病因,但胃肠道胀气可能影响显示,对胰腺尾部病变检出率低。CT是评估严重程度的“金标准”,增强CT可清晰显示胰腺水肿、坏死范围及并发症。发病48~72小时做增强CT,能区分轻症(单纯水肿)和重症(坏死超过30%),指导治疗。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适用于怀疑胆管梗阻者,可清晰显示胰胆管结构,排查结石、肿瘤等。孕妇、儿童不宜受CT辐射时,磁共振更安全。

其他特殊检验:评估并发症与病因

血气分析用于重症患者,检测动脉血相关指标,判断是否有呼吸衰竭、酸碱失衡,可早期发现呼吸功能异常。C反应蛋白(CRP)能反映炎症程度,发病72小时超过150mg/L,提示可能发展为重症。降钙素原升高提示合并细菌感染,需及时用抗生素。反复发作的患者需病因筛查:血清甘油三酯超过11.3mmol/L可能是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自身抗体检测可排查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肿瘤标志物(如CA19~9)升高要警惕胰腺肿瘤。

检验结果的综合判断

单一指标不能确诊,需结合症状和多项检查。如患者有上腹痛、恶心呕吐,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CT显示胰腺水肿,即可确诊。若发现胆囊结石,则为胆源性胰腺炎,治疗需兼顾胆囊疾病。检验结果能指导治疗调整:轻症患者淀粉酶下降、白细胞正常,提示好转;重症患者血钙持续降低、CRP居高不下,需加强治疗,必要时手术。急性胰腺炎检验项目多,不同阶段重点不同。急诊时应快速检查淀粉酶、脂肪酶和进行腹部超声;住院后应用CT、生化指标进行评估;重症患者需监测血气、CRP等。这些检验能明确诊断、反映病情变化,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助力患者恢复。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