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磊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03
677

如何理解高血压及其中医范畴

血压是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如同自来水在水管内流动,击打水管壁产生的压力一样,可以把心脏想象成一个水泵,血管则是连接输送其中液体的通道,我们各个脏器,如肾、脑等,不断接收这部分液体作为自己的营养物质,从而正常工作。当这个压力超过一定的范围,便是高血压,而当水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管壁更容易受损,被供应的器官也由于长期受到该压力的冲击而产生损伤,这就是医学上常说的“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也就是高血压并发症的前提。祖国医学当中,并没有“高血压”这个名词,近现代,随着西方医学概念的引入,高血压逐渐被我们认知,中医则根据“高血压”临床表现,将其归类为“眩晕”、“头痛”、“风眩”、“脉胀”等,而归为眩晕一直是主流观点。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如何产生的

前文已经阐述了,中医并无高血压的概念,目前主流的认知将其归入“眩晕病”,古往今来,对于眩晕的产生,中医各家皆有论述。《黄帝内经》在病机十九条中提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金元四大家刘河间认为“掉,摇也”,而对于“眩”,王冰解释为“眩晕也”。因此掉眩是头晕甚至肢体摇动不定,属于中医病邪中“风”范畴。另外,有不同的医家指出“因痰致眩”、“无痰不作眩”、“痰火致眩”、“血瘀致眩”、“虚者居其八九”,因此,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机可归纳为“风、火、痰、瘀、虚”五端。

哪些中药有助于降压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西药,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从而达到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目的,但血压波动与多种因素相关,季节、气温、情绪变化、失眠、劳累等状况,都可能导致血压波动甚至进一步升高,中医中药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可以根据患者不适症状以及气候季节的更替,进行选方用药,帮助改善不适症状,稳定血压。多项研究亦表明,中医中药可以预防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在高血压慢病防治中具有一席之地。

目前,如钩藤、杜仲、桑寄生、夏枯草、莱菔子、葛根、珍珠母、海藻、罗布麻等单药中药,被认为具有一定辅助降压作用,虽然在部分患者身上或许取得了一定疗效,但单一味药的疗效是有限的,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医师诊疗后服用。

哪些中药方剂有助于降压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不同的中医症状,选择相应的方剂,对症治疗,选对药物,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高血压常见三证,各有其方:

1)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

主证:头目胀痛如裹布帛,面赤如醉,耳鸣如蝉,脉弦硬而数。

舌脉关键:舌边尖红绛少津,寸关脉浮弦有力。

2)镇肝熄风汤——滋水涵木

主证:头中空痛,手指蠕动,入夜盗汗湿枕,常伴足跟隐痛。

舌脉关键:舌体瘦小无苔如镜面,脉细弦而沉取无力。

3)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息风

主证:眩晕如坐舟船,头重似顶湿巾,呕恶痰涎,胸闷如窒。

舌脉关键:舌淡胖苔白滑如敷粉,脉濡滑而寸部浮凸。

另外,血瘀和痰浊常常贯穿心血管疾病始终,因此,活血化瘀祛痰一直是各类心系疾病治疗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环。我们团队临床基于天麻钩藤饮加减化裁,以活血潜阳祛痰立方,临床应用20余年,并在多个国家级课题资助下,明确活血潜阳祛痰方降压的同时并保护心肾等靶器官,临床疗效明确,已经获批院内制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投入临床应用。

服用中药了是不是可以停西药

患者在服用西药降压的治疗过程中,若同时加用中药,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确实可能减少西药用量,但是否能彻底停服西药,还取决于后期的血压水平是否达标以及患者本身合并其他疾病的情况,一方面,如单纯服用中药无法达到相应的理想血压水平,长期服用西药必不可少;另外,西药治疗高血压有较多的循证依据,不可因盲目害怕西药的副作用而放弃其优势的一面;另一方面,部分高血压患者不仅有血压升高,还往往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这些人群还是建议采取完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一些一级高血压且不合并其他疾病,属于低危人群,在医生的指导下,部分患者可以实现停服西药。

高血压有哪些辅助治疗手段

除了药物控制以外,饮食、生活、情志上的调摄,也有助于血压的管理,往往睡眠质量、情绪、精神压力、饮食偏嗜、肥胖等对血压亦有很大的影响。做到以下几点,让你的血压管理事半功倍。

心情放轻松:压力大、生气都会让血压往上窜。每天给自己留点“静心时光”,做做深呼吸、听听喜欢的音乐,或者培养个小爱好分散注意力。记住,别钻牛角尖。睡饱养精神:尽量晚上10点半前睡觉,保证7-8小时好睡眠。房间要黑、安静。如果躺下脑子转不停,试试睡前泡个温水脚,不看手机和电视。运动有章法:别做太猛的运动,推荐温和持久的“有氧运动”。每周坚持三到五次,每次30分钟左右即可,以微微出汗为宜。饮食帮大忙:吃的东西对血压很关键。尽量清淡点,少盐少油少糖。可以常吃些利于平稳血压的天然食物,过咸、过肥、过甜的食物不宜多食。动静结合练功法:太极拳、八段锦或五禽戏这些传统养生功法动作舒缓,能调匀呼吸、放松身心、协调气血流动,对控制血压有帮助,每天抽出点时间练练很受益。音乐舒缓神经:抽空听些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音乐,属木体质者(面青善怒)多听角调如《高山流水》,属水者(面黑耳鸣)宜听羽调《梅花三弄》,以五音共振平衡五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