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冻肩在医学上又称为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它给患者带来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诸多困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在应对冻肩这一问题上,中医护理有着独特且有效的方法,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中医护理冻肩的相关知识和实用妙招。
一、中医对冻肩的认识
1.中医病因病机
在中医理论中,冻肩属于“痹证”范畴,中医认为人体的肩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是导致冻肩的关键。风寒湿邪侵袭肩部,导致经络闭阻,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内在因素也会使肩部筋脉失养,从而诱发或加重冻肩。
2.辨证分型
根据中医辨证,冻肩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风寒湿型,表现为肩部疼痛剧烈,遇寒加重,得温则减;气血瘀滞型,疼痛如针刺,夜间加重,舌质紫暗;而肝肾亏虚型,则多见于病程较长的患者,伴有肩部酸痛无力,腰膝酸软等症状。准确辨证对于后续的中医护理和治疗至关重要。
3.整体观念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冻肩虽然是局部的病变,但与人体的脏腑、经络等密切相关,因此在护理和治疗冻肩时,不仅要关注肩部局部的症状,还要从整体上调整身体的功能状态,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中医护理方法
1.中药熏蒸
①原理与作用:中药熏蒸是利用中药煎煮后产生的蒸汽来熏蒸肩部。通过热力和药力的双重作用,能够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的功效。蒸汽可以使肩部的毛孔张开,药物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渗透到肩部组织中,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
②操作方法: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如风寒湿型可选用羌活、独活、桂枝、秦艽等药物,将中药加水煎煮后,把煎煮好的药液倒入熏蒸容器中,患者将肩部置于容器上方,用毛巾遮盖以防止蒸汽流失,每次熏蒸时间约20-30分钟,每日1-2次。熏蒸过程中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皮肤。
2.针灸推拿
①针灸治疗:针灸是通过刺激肩部的穴位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常用的穴位有肩髃、肩髎、肩贞、天宗等。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例如对于风寒湿型的冻肩患者,可在针刺穴位的基础上加灸,以增强温经散寒的作用,一般每周进行2-3次针灸治疗,一个疗程为4-6周。
②推拿按摩:推拿按摩能够直接作用于肩部的肌肉、肌腱等软组织,起到舒筋活络、松解粘连的作用。按摩时可先在肩部涂抹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精油,然后采用揉法、滚法、拿法等多种手法进行操作,比如用揉法在肩部疼痛部位进行轻柔的揉动,以缓解肌肉紧张;用滚法在肩部的肌肉丰厚处进行滚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3.功能锻炼与情志调节
①功能锻炼:中医主张动静结合,在肩部疼痛缓解后应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肩部运动,如爬墙运动,患者面对墙壁站立,双手向上爬墙,尽量抬高,然后再缓慢放下,反复进行;还有钟摆运动,患者弯腰,患肢自然下垂,像钟摆一样前后、左右摆动。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天可进行2-3次,每次10-15分钟。
②情志调节:冻肩患者由于疼痛和活动受限,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的气血运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因此,要注重患者情志的调节,可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听音乐、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三、预防冻肩的措施
1.注意保暖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要注意肩部的保暖。尽量避免肩部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可适当增加衣物,必要时佩戴围巾、披肩等。对于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的人,也要避免冷风直接吹向肩部。
2.避免劳损
要注意避免肩部的过度劳累和慢性劳损。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或伏案工作的人,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定时活动肩部,做一些简单的肩部运动,如耸肩、扩胸等,以缓解肩部的疲劳。
总之,冻肩虽然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但通过中医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促进肩部的康复,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冻肩的预防,从生活的点滴做起,注意保暖、避免劳损和增强体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