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霞  单位:四川省西昌市妇幼保健院  发布时间:2025-10-21
22

怀孕是人生的重要旅程,每一次产检都牵动着准父母的心。其中,超声检查作为监测胎儿发育的“透视眼”,既能提前“见面”,也可能引发诸多担忧。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与权威指南,为您梳理孕产妇超声检查的常见疑问,用科学知识化解焦虑。

超声检查会伤害胎儿吗?安全底线有保障

1.误区澄清:超声是利用高频声波成像的物理检查,与X光、CT的电离辐射有本质区别。医学上使用的超声强度远低于安全阈值,且检查时间短、探头非定点照射。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常规产检超声对胎儿无辐射危害。

2.关键细节:早孕期超声检查通常不超过5分钟,中晚孕期系统筛查约30-60分钟,均采用非聚焦式移动扫描,避免局部热效应累积。经阴道超声检查时,探头仅置于阴道穹窿部,不进入宫颈管或宫腔。国内外研究证实,其流产率与腹部超声无显著差异,自然流产多与胚胎染色体异常相关。

三维/四维超声更高级?诊断核心要分清

1.技术本质:二维超声是所有检查的基础,通过灰度图像清晰显示胎儿内脏结构,是排查畸形的“金标准”。三维超声通过多平面重建生成立体图像,四维超声则添加时间维度实现动态观察,但二者均依赖二维图像质量。

2.临床应用

二维超声:诊断心脏畸形、神经管缺陷等复杂结构异常。例如,20-24周系统筛查可发现80%以上的重大畸形。

三维超声:辅助观察胎儿面部裂隙深度、肢体形态。某案例中,三维超声清晰显示胎儿唇腭裂,指导后续手术方案。

四维超声:实时显示胎儿吞咽、肢体运动等生理活动,但非医学需要的娱乐性拍摄应避免重复进行。

3.专家建议:除非医生怀疑特定畸形(如唇腭裂),否则无需额外进行三维/四维检查。我国产前超声检查规范明确,系统筛查应以二维图像为核心。

超声能发现所有异常吗?局限认知要理性

1.检测边界:超声检查存在“技术盲区”,受母体腹壁厚度、胎儿体位、羊水量的影响。例如: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无法通过超声发现;细微结构异常(如多指畸形、耳廓形态)可能漏诊;晚发畸形(如30周后出现的脑积水)需动态监测。

2.典型案例:某孕妇24周系统超声未见异常,32周复查发现肾盂分离持续增宽,最终确诊输尿管狭窄。这提示晚孕期超声对迟发性畸形的筛查价值。

检查前需要特殊准备吗?细节把控要精准

1.检查时机

早孕期(6-8周):确认宫内妊娠,需适度憋尿使膀胱充盈;中晚孕期:无需憋尿,但检查前1小时可饮用300ml清水以改善羊水透声;特殊检查(如经阴道超声):需排空膀胱。

2.体位配合

胎儿体位不佳时,医生会指导孕妇翻身、走动或轻拍腹部;进食巧克力等甜食可能促进胎动,但需避免血糖骤升(尤其妊娠糖尿病患者);爬楼梯、深蹲等剧烈运动可能诱发宫缩,不建议自行尝试。

3.着装建议:选择上下分体、宽松易掀开的衣物,避免连衣裙或紧身裤影响操作。

检查结果异常怎么办?科学应对要冷静

1.常见“伪异常”

肾盂分离:胎儿憋尿导致,分离<10mm且无其他异常多可自愈;脐带绕颈:1-2圈常见,需监测胎动而非立即干预;强光点:心脏腱索回声,孤立存在时风险极低。

2.处理原则

结构异常:结合无创DNA、羊水穿刺等进一步确诊;生长受限:调整营养方案,必要时住院监测;胎盘异常:28周前低置胎盘可能“上移”,需避免性生活及剧烈运动。

整个孕期要做几次超声?关键节点要牢记

1.推荐检查次数

早孕期超声(6-8周):确认孕囊位置、胎心搏动;NT筛查(11-13+6周):测量颈项透明层厚度,评估染色体异常风险;系统超声(20-24周):全面排查胎儿结构畸形;晚孕期超声(28-32周):评估胎儿生长、胎盘位置及羊水量;产前超声(37周后):确定胎位、估计体重,为分娩方式提供依据。

2.特殊情况:高龄产妇、双胎妊娠、妊娠并发症者需增加检查次数。

结语

超声检查是孕期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工具,但需理性看待其局限性。准妈妈们应遵循医生建议,按时完成关键检查,同时保持平和心态。记住:每一次超声影像都是生命的珍贵印记,而专业医生的判断才是守护健康的终极防线。愿每位准妈妈都能以科学为盾,以爱为帆,顺利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