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庆  单位:四川省人民医院川东医院 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5
2620

跌倒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风险,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达30%以上,且易引发骨折、脑损伤等严重后果。中医康复科通过平衡训练与中药足浴等特色方法,可有效改善老年人平衡功能、增强肌力,降低跌倒风险。本文从中医康复角度提供科学指导,助力老年人“稳如泰山”。

中医视角下的跌倒风险

跌倒是65岁以上老年人的主要健康威胁,我国每年约4000万老人发生跌倒,其中20%导致骨折、颅脑损伤等严重后果,髋部骨折后1年死亡率高达20%-30%。中医认为,老年人跌倒的核心病机在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导致筋骨失养、下肢乏力、动作迟缓。现代医学证实,肌肉力量每减少10%,跌倒风险增加1.9倍;平衡功能障碍者跌倒概率是常人的2.8倍。基于“治未病”理念,中医康复科通过“强筋骨、通经络、调气血”构建多维防跌倒体系。

强化肌力与平衡功能

静态平衡训练(基础阶段)

扶椅重心转移:坐于稳固有扶手的座椅,双手扶椅,缓慢向左右、前后倾斜身体(幅度以不产生不适为度),每组10次,每日3组。可激发经筋气血,改善腰与下肢协同能力。

扶物单腿站立:手扶椅背,单腿抬起(脚离地10cm),保持10-30秒后换腿,每日3组。能刺激足底涌泉穴,滋补肾气,增强踝关节稳定性。

动态平衡训练(进阶阶段)

脚跟-脚尖行走:沿直线行走,前脚脚跟贴后脚脚尖,双臂自然摆动,每次10米,每日2次;进阶可头顶书本行走。通过步伐控制,增强协调性和平衡感。

太极拳“云手”招式:双脚与肩同宽站立,重心左右交替移动,双手顺势划弧,每组10次。该动作“以腰为轴”,可调和气血、改善协调性,研究显示太极可降低跌倒风险55%,有益整体健康。

训练原则

频率:每日15-20分钟,避免过度疲劳;

安全:穿防滑鞋,家属陪同,避免闭眼或快速转身,不适即停;

禁忌:急性疼痛、严重骨质疏松者从最小强度开始。

中药足浴

辨证选方

活血通络方(适用于手足冰凉、麻木):艾叶20g、红花15g、伸筋草15g,温经散寒、舒筋活络;补肾强筋方(适用于关节疼痛、行动不便):杜仲15g、牛膝10g、桂枝10g,补肝肾、强筋骨。

规范操作

煎煮:药材加水2000ml,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煮沸,转小火煮20分钟,滤渣取液;水温:38-40℃(糖尿病患者需用温度计,防止烫伤);时长:浸泡15-20分钟,水位过踝,可配合足底按摩;频次:每周3-4次,睡前1小时进行为佳。

禁忌与护理

禁忌:皮肤破损、严重高血压、出血倾向者禁用;护理:浴后擦干趾缝,按摩涌泉穴1分钟;若头晕心慌,立即停止并卧床。

中西医结合日常防护要点

环境安全:卧室与卫生间:安装扶手,铺防滑垫,夜间开小夜灯;移除障碍:清理门槛、电线,家具转角贴防撞条;

健康管理:高风险时段:晨起或夜间遵循“三个半分钟”(躺、坐、站各30秒);用药防护:服降压药、降糖药后1小时内避免单独行走;饮食调护:补肝肾(核桃、黑豆粥)、强气血(黄芪当归汤)、控痰湿(山药薏米粥)。

跌倒应急处理

切勿强行站起,先判断有无剧烈疼痛、肢体畸形(排除骨折);

借力起身:侧卧位→跪立→扶椅站起;

事后调理:24小时内冷敷肿胀处,24小时后艾叶水热敷,按揉血海穴(活血化瘀)。

结语

总之,预防老年人跌倒需“内外兼修”,中医康复科的平衡训练通过主动锻炼强健肢体,中药足浴借助药物与温热作用疏通经络,二者结合契合“治未病”理念,能切实提升老人身体机能。每日15-20分钟训练、规律足浴,筑牢防线,助老人步履稳健、安享晚年。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