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0在日常生活中,犬咬伤事件时有发生。很多人一旦被犬咬伤,就会陷入极度恐慌,担心自己会感染狂犬病。
一、犬咬伤与狂犬病的关系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犬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宿主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犬都携带狂犬病病毒。只有被感染了狂犬病病毒的犬咬伤,才有可能感染狂犬病。而且,即使被感染犬咬伤,如果及时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也能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所以,被犬咬伤后,不要惊慌失措,而是要冷静应对,采取正确的措施。
二、伤口处理核心要点
1.及时冲洗
被犬咬伤后,应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时间至少15分钟。如果伤口较深,可以使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确保将伤口内的污物和可能的病毒尽量冲洗干净。流动的清水可以带走伤口表面的细菌和病毒,减少感染的机会。在冲洗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挤压伤口,以免将病毒挤压进入更深层的组织。
2.消毒处理
冲洗完伤口后,用碘伏或具有病毒灭活效力的皮肤黏膜消毒剂(如季铵盐类消毒剂等)消毒伤口。碘伏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它能够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体。消毒时要覆盖整个伤口,包括伤口周围的皮肤,以防止感染扩散。如果伤口有出血,在消毒后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按压止血,但不要包扎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避免包扎与缝合
一般情况下,犬咬伤的伤口不宜包扎和缝合。这是因为狂犬病病毒喜欢在缺氧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包扎和缝合伤口会使伤口处于相对缺氧的状态,有利于病毒的生存和扩散。除非伤口大而深、出血较多,需要止血时,可以在彻底清洗和消毒后进行简单的包扎止血,并尽快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对于一些特殊部位的伤口,如面部、手部等,为了美观和功能恢复,可能需要进行缝合,但也要在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后,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三、疫苗接种核心知识
1.接种时间
被犬咬伤后,疫苗接种越早越好,最好在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病毒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的几天,长的可达数年,但大多数在1 - 3个月内发病。在病毒尚未大量繁殖和扩散之前,及时接种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中和病毒,从而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及时接种,只要在未发病前接种疫苗,仍然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接种程序
目前,我国常用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有“5针法”和“2 - 1 - 1法”。“5针法”是在第0、3、7、14、28天各接种1剂狂犬病疫苗;“2 - 1 - 1法”是在第0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这两种接种程序都能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接种程序。在接种疫苗期间,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接种,不要提前或推迟,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四、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
对于严重咬伤(如头面部、颈部、手部等多处咬伤,伤口深而大,或者伤口在神经丰富的部位等)或自身免疫力低下的患者,除了接种狂犬病疫苗外,还需要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被动免疫制剂可以直接中和伤口局部的病毒,为机体产生主动免疫争取时间。常见的被动免疫制剂有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和抗狂犬病血清。被动免疫制剂应在伤口清洗完成后尽快使用,最好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剩余部分可以进行肌肉注射。
五、特殊情况处理
1.再次暴露
如果在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半年内再次被犬咬伤,一般不需要再次接种疫苗;半年到1年内再次暴露,应于第0、3天各接种1剂疫苗;1 - 3年内再次暴露,应于第0、3、7天各接种1剂疫苗;超过3年再次暴露,需要全程接种疫苗。
2.孕妇与哺乳期女性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被犬咬伤后,也可以正常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注射被动免疫制剂。目前的研究表明,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对孕妇和胎儿、哺乳期女性及其婴儿都是安全的,不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和婴儿发育异常的风险。
被犬咬伤后,我们要正确认识犬咬伤与狂犬病的关系,掌握科学的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犬咬伤时,做到冷静应对,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