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CC置管就像为长期输液治疗搭建了一条安全通道,大大减轻了反复穿刺的痛苦,也让治疗更加顺利。但当我们带着PICC导管回到家中,居家护理就成了保障这条“生命线”畅通的关键。从导管的日常维护,到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讲讲PICC置管后的居家护理要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照顾自己,让导管能持续发挥作用。
PICC置管后如何保持导管通畅
PICC置管后保持导管通畅是居家护理的关键,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细心留意与科学维护。每次输液前后,都要用20毫升生理盐水以脉冲式的方式冲洗导管,就像用小水流反复冲刷管道一样,把残留的药物和血液冲干净,防止堵塞。在不输液的时候,也要每周去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一次专业的冲管和封管操作,这是保证导管畅通的重要步骤。如果发现输液速度明显变慢、推注困难,千万不要自己用力挤压导管,而是要立即联系医护人员处理。另外,在居家生活里,尽量不要让置管的手臂长时间处于下垂状态,比如睡觉时避免长时间压着手臂,看电视时也不要一直耷拉着胳膊,这样可以减少血液回流堵塞导管的风险。
置管侧手臂出现异常怎么办
当置管侧手臂出现异常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如果发现手臂有肿胀、疼痛的感觉,先别慌张,仔细观察肿胀的范围和程度,用没置管的手轻轻触摸肿胀部位,感受是否有发热。如果肿胀在几个小时内没有缓解,要尽快用手机拍几张照片留存,记录下手臂的状态,然后马上联系主治医生,把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到的情况详细说清楚。如果手臂皮肤出现瘙痒、皮疹,千万别用手抓挠,可以用干净的凉毛巾轻轻敷在上面缓解不适,同时回忆最近有没有接触新的衣物材质、清洁剂等可能引起过敏的东西,在就医时一并告知医生。如果置管处有渗血、渗液,不要自行擦拭或包扎,拿一块干净的纱布轻轻覆盖在上面,固定好后尽快前往医院处理。
居家期间如何避免导管相关感染
居家期间预防导管相关感染,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把细节落实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要保持置管部位的皮肤清洁干燥,洗澡的时候,可以提前用保鲜膜把置管部位紧紧缠绕几圈,上下边缘用胶布固定好,就像给导管穿了一件防水“外衣”,洗完澡后马上检查保鲜膜有没有进水,置管处有没有潮湿。每天都要用镜子或者请家人帮忙,仔细观察置管处的皮肤,看看有没有发红、发肿、有分泌物等情况。换衣服的时候,动作要轻柔,先把没置管一侧的袖子穿好,再慢慢套上置管侧的袖子,脱衣服时顺序相反,避免衣服摩擦到导管。家里要定期打扫卫生,用干净的湿布擦拭家具、地面,减少灰尘和细菌,尽量不要在置管手臂附近喷洒香水、花露水等刺激性物品,防止刺激皮肤引发感染。
日常生活怎样保护PICC导管
在日常生活中保护PICC导管,要时刻留意各种细节,让导管能更好地为治疗服务。穿脱衣服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像穿毛衣这类领口比较紧的衣服,先把衣服反过来,从下摆开始往上套,把置管手臂轻轻伸进袖子,再整理好衣服;脱衣服时同样先从下摆开始,慢慢往下脱,避免领口卡住导管。在做家务时,不要用置管侧手臂提重物,像一桶5升的食用油就不要用这只手提,扫地、拖地等动作幅度大的家务也尽量避免。晚上睡觉的时候,尽量保持平躺或者健侧卧位,给置管手臂留出足够的空间,别让被子、枕头压到导管。外出活动时,可以准备一个小布袋或者专用的导管保护套,把导管妥善固定在里面,避免被外物勾到、碰到,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更要注意保护好置管部位,让导管在日常生活中安然无恙。
结语
PICC置管后的居家护理虽然需要多费些心思,但只要掌握了正确方法,认真做好每一项护理措施,就能有效降低风险,让这条“生命线”始终安全、通畅。希望这些护理知识能为您的居家康复之路保驾护航。如果在护理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或异常情况,别犹豫,及时联系医护人员,我们一起守护健康,迎接康复的那一天。




